“它的出現,改變了我們過去依賴手工焊接的局面,不僅使焊接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提高了焊接合格率,保障了焊接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均一性,同時也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山西建龍軋鋼二廠設備作業區副作業長許海龍如是說。
據了解,這臺智能焊接機器人采用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均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其焊接跟蹤模塊基于視覺算法分析激光條紋掃描面焊縫,獲取焊縫截面積、間隙及左右錯邊高度等參數,將數據實時發送給機器人控制器,使機器人能夠根據激光跟蹤模塊提供的位置數據調整機器人焊接姿態,焊接速度及擺動停留時間,實現高速高質量的自適應焊接。
不僅如此,設備操作模塊中的顯示界面可以實時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態、產品編號、參數面板、控制面板、故障提示以及報表等。工業相機的專用鏡頭及LED光源可以對緊卷完成的鋼卷進行拍照,采用基于機器學習算法對所拍圖像進行視覺分析,判斷緊卷效果,保證焊接質量可靠。
電氣點檢工程師安津水詳細解釋了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目前,我們通過雙目相機算法中的邊緣分割法,當帶鋼尾部旋轉到相機檢測區域內時,由相機自動拍照。通過帶尾邊界識別算法識別帶鋼尾部輪廓,選取其中兩點作為機器人焊接目標起始點和終止點,引導機器人攜帶焊接工裝進行焊接,其過程結合焊縫跟蹤模塊在機器人焊接過程中對焊縫進行姿態及位置矯正,使焊縫完全貼合帶尾輪廓邊部,保證焊接質量。”
智能焊接機器人的成功運用,既體現了技術的突破,也標志著生產模式的革新。這是山西建龍踐行工業4.0理念,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的一個縮影,也昭示了未來工業的廣闊前景和無盡可能性。
未來,山西建龍將始終堅持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引擎,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通過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的不斷應用,為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實現更多的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