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在外部加息周期步入尾聲、掣肘減弱以及國內穩增長、防風險的訴求下,貨幣政策的基調未變,降準降息仍有一定空間。同時房地產領域的支持政策有望持續加碼,后續在放寬購房條件、下調居民房貸利率方面均有較大空間,2024年年中前后房地產市場有望出現趨勢性回暖。
貨幣政策基調未變 降準降息仍有一定空間
在貨幣政策方面,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靈活適度”的提法在2019年-2021年均有出現,政策基調保持穩中偏松。2024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根據內外部形勢、流動性情況變化等相機抉擇,充分運用各類總量和結構性政策工具靈活調整,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在外部加息周期步入尾聲、掣肘減弱以及國內穩增長、防風險的訴求下,貨幣政策的基調未變,降準降息仍有一定空間,以助力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穩定、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溫彬說。
“‘精準有效’則意味著此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得到具體落實。”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2024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受到進一步倚重,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小微企業及房地產行業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而針對“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上述表述為本次中央經濟會議新增,或意味著政府將通過貨幣金融政策發力,增加流入實體經濟的廣義貨幣供應量,進而提振價格水平。“考慮到近兩個月通脹數據持續回落,預計年底前降息或降準落地的概率相對較大。”
總體來看,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2024年貨幣政策應在保持穩健基調的同時加大實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準性。
首先,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力度,前瞻性地進行預調、微調,助力宏觀經濟熨平周期波動和外在沖擊;其次,適時實施降準降息,在總量上保障流動性更加充裕,在價格上適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最后,運用好存量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創設新的工具,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做好“五篇大文章”。
再結合被普遍提及的降息預期,有業內人士對新華財經表示,2024年市場利率中樞有進一步小幅下行潛力,市場流動性整體上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綜合支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盤活存量貸款、著力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等各類影響因素,2024年新增信貸和社融規模會比上年有小幅增多。
另外會議還強調,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等。
支持政策有望持續加碼 房地產行業或迎來趨勢性回暖
本次會議還對房地產領域進行了具體部署,包括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
王青表示,上述表述意味著2024年房地產支持政策將持續加碼,除了繼續落實以“三支箭”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寬購房條件、下調居民房貸利率方面還有較大空間。
“其中,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進一步下調,持續降低居民房貸利率是關鍵所在。這意味著即使2024年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穩定,針對房地產的定向降息也會持續推進。2024年年中前后,房地產市場有望出現趨勢性回暖。”王青說。
董希淼也提到,房地產關聯著很多上下游行業,其良性循環對經濟恢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既是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需要,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
“下一步,應繼續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調整房地產企業融資‘三條紅線’要求,暫緩實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支持銀行更有意愿、更有能力滿足房地產企業特別是民營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需求。”董希淼說。
而從防風險視角出發,溫彬認為,在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形成過程中,當務之急仍是打破負反饋鏈條,阻斷市場下滑,避免房地產市場風險蔓延。
“因此,近期的政策重點在‘保交樓’外還新增了‘保主體’,無論是白名單制度還是‘三個不低于’,目的都是打破市場的慣性下滑,疏通‘金融與房地產的良性循環’,以實現‘先立后破’。后續隨著房地產政策‘組合拳’效力愈發顯現,市場預期有望逐步修復,房地產行業也有望筑底企穩。”溫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