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釗是太鋼冷軋硅鋼廠安全生產科的科長,往年只需要照著訂單安排生產的他,今年必須得一心二用。國內硅鋼產能總體過剩近一倍這個現狀,倒逼著他們這樣的生產骨干,一邊盯生產,一邊還得主動出擊尋找市場。
王平釗:今年以來,公司對我們有了特殊的要求,尤其是讓我們打開后門走向市場,面向用戶,去尋找盈利的產品。
市場就是生產方向,一季度,太鋼冷軋硅鋼廠不僅產量超出計劃,產品利潤更是超出計劃14.6%,激發了他們繼續闖市場的信心。半個月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硅鋼冷連扎新生產線在太鋼投產,每年40萬噸的硅鋼產能又增加了100萬噸,增大的產能會不會把自己逼入死角呢?
王平釗:以前我們廠只是生產中高牌號的產品,因為我們生產能力不足,只能生產盈利大的和市場不好干的,就是比較尖端的東西。上了冷連軋以后,我們可以覆蓋無取向硅鋼的全牌號。
既要西瓜也要芝麻,無論什么規格、尺寸,新設備都能在全國獨家實現生產線上定制調整。太鋼冷軋硅鋼廠的思路,以轉變為依托技術優勢,最大化搶占市場。而精密帶鋼公司他們選擇了直接跳入市場。不久前,從太鋼營銷部調到精密帶鋼公司銷售部的杜永強對此深有體會。
杜永強:因為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我們能及時跟廠里人會同解決客戶的問題。所以說,我們銷售人員和生產人員和客戶三方能緊密地結合到一塊兒。
精密帶鋼屬于高附加值精品鋼,生產和銷售更需要無縫銜接。去年集團把營銷部一個科室整體放到精密帶鋼公司,自主訂貨生產銷售,直接放在了市場的風暴眼上。
武顯峰:營銷回歸以后,一個是面向市場,一個是面對現場。既能把用戶的需求準確的反饋回來,又能作為一個用戶的采購,這么一種角色,他來及時跟進,生產是不是出來了,出來的產品是不是滿足用戶的需求。
今年,精密帶鋼公司開始實行銷售與技術雙經營制,讓產品和市場直接對話。一季度,公司不僅銷量同比增長了50%以上,銷售收入還同比增長了15%以上,而整個太鋼集團營業收入則同比增長了0.26%。
尚佳君:在如此嚴峻的市場情況下,太鋼提出了一攬子市場化改革的方案。從目前營銷體制改革來看呢,一些成材廠呈現出了良好的勢頭。困境也是倒逼企業進行改革創新的契機,可以說,目前太鋼市場化改革形成的體制高地鍛造了太鋼新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