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2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啟動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四個執法檢查組將分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西、山東、陜西等地,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當前,大氣污染,特別是PM2.5污染廣受社會關注。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指出,PM2.5來源十分廣泛,但是當前管控的大氣污染因子較為單一。
翟青:在污染物控制方面,目前重點集中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上,缺乏對揮發性有機物、揚塵等監管要求;在污染源方面,重點關注火電、鋼鐵等行業排放,對機動車、船舶等移動源,餐飲裝修等面源管控要求不夠。
目前,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2014年4月北京市公布的最新源解析數據顯示,機動車尾氣排放對PM2.5貢獻約占全市31.1%,是當地第一大污染來源。
翟青建議,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建立和完善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制度。
翟青:標志核發前延至新車出廠前,使之成為機動車定型、批量生產、注冊登記、定期檢驗、環保治理、報廢等全環節的環保管理制度。
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3個重點地區面積僅占國土總面積的6.3%,但汽車保有量占全國總量比率達到了37.03%。單純以限行、限購等行政限制手段抑制車輛擁有和使用,長遠看效果有限。對此,相關部門建議,綜合利用經濟杠桿、稅收調節等手段,優化出行結構。
針對我國揚塵污染量大面廣、缺少有效監管的現實情況,翟青建議對此進行分類管理。
翟青:建議將揚塵按照建筑揚塵、交通揚塵、裸地揚塵和料堆揚塵四類,分別設置監督管理要求,明確監督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