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認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高質量發展是防范化解風險的根本之策。監管高度重視風險防范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將大力推動我國金融強國建設。
“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此前,金融監管總局黨委13日召開的擴大會議也指出,要堅決做到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著力加強金融監管法治建設,加快彌補短板弱項,嚴肅查處“關鍵事”“關鍵人”“關鍵行為”,真正把板子打準、打痛。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抓緊牽頭建立監管責任歸屬認領和兜底監管機制,推動落實“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要求,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進一步強化央地協同,真正做到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業內認為,金融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是對當前金融監管工作的明確方向指引,即在維護金融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監管部門必須展現出足夠的決心和實力,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妥協。
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看來,法治是金融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石,也是監管部門行使權力的根本依據,只有加強法治建設才能確保監管工作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有效性。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可以說我國金融安全的基本盤非常穩固。截至2023年年末,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1.6%,撥備覆蓋率205%,資本充足率15%,保險償付能力充足率197%。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這是防范化解風險的最大底氣、最強支撐、最有力保障。
全力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我國各級監管部門不斷出臺支持金融業發展的舉措,前所未有地展示了我國高質量發展金融保險業的動力、決心和實施路徑。中國經濟呈現出“穩”“進”“好”的特征,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隨著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未來產業發展、促進綠色轉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的投資需求非常巨大。從金融業看,要助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就要助力擴大內需和有效益投資,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引導帶動全社會投資。
國家開發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開發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服務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強優質金融服務,創新投融資產品和服務模式,做好五大領域基礎設施金融服務,加大對產業升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重點項目的中長期信貸支持,更好發揮在基礎設施投融資中的引導、帶動和保障作用,助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以自身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李曉林指出,各類保險主體也在努力迎接各種挑戰,構建和豐富各種價值循環,推動我國金融保險業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并共同構建匯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洪流的歷史性契機。這是我國保險業與經濟社會豐富價值循環、發展再上新臺階的一次重要的歷史性機遇。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于澤表示,人保財險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群眾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認識。
“人保財險從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出發,踐行“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建設“萬象云”及12個專業領域的風險減量服務子平臺,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事故預防技術服務,推動保險從簡單的“災后”補償轉向“災前”預防預警、“災中”快速響應、“災后”精準理賠,有效降低經濟社會總體風險水平,在更好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的同時,為財險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于澤說。
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世界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中國緊密聯系世界,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為維護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貢獻了中國力量。
對外開放是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績,更多經營穩健、資質優良的外資金融機構選擇在華落子布局。截至2023年9月末,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華設立了機構,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了67家外資保險機構和73家代表處。截至今年9月末,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3.79萬億元人民幣,外資保險機構總資產約2.33萬億元人民幣。
業內認為,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創新為全球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對推動中國和全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安永近期發布的《中國金融改革開放2023年度報告》認為,盡管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新的困難挑戰,但中國金融改革與對外開放的步伐并未停歇,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為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繁榮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這一年里,中國政府堅定推進金融業改革,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在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改革工作組主管、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金融主管江海峰看來,金融強國建設是提升中國金融業全球競爭力、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伴隨著金融強國建設,中國在全球金融領域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金融資產定價能力將逐漸提高,從而提升對全球金融業的貢獻。
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公布2023年全年業績,其在中國內地的全資子公司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公司“新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3年,友邦人壽新業務價值增長20%,年化新保費錄得62%的增長,稅后營運溢利增長5%。
友邦人壽表示,得益于中國持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舉措,友邦人壽全力把握機遇,持續深入推進區域拓展的步伐。在現有業務范圍和新區域,中國內地市場都為友邦保險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潛力。“風物長宜放眼量,在‘金融強國’的目標指引下,我們對友邦人壽、對保險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友邦人壽首席執行官張曉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