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看到,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力度具有現實意義。雖然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但信貸數據顯示居民端加杠桿購房意愿依舊偏弱,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需求的修復仍需要降成本工具加力,利率維持相對低位有必要性。在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加快推進的背景下,對資金支持基建投資、提升投資意愿、推進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等都需要財政發力來鞏固。
宏觀經濟政策也有加量空間。貨幣政策方面,無論是針對企業還是居民部門,實際利率偏高制約降息效果的問題仍然存在。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季度例會強調要“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調節”,要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促進內需回升的訴求下,寬貨幣工具繼續維持充裕流動性仍有發力空間。此外,制造業投資為本輪經濟修復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低利率環境有利于制造業投資的增長和融資需求的修復,貨幣信貸政策也有望繼續加碼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
3月下旬以來,北京、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市負責人亮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經濟工作的重點內容,其中不乏雄心勃勃的目標。如江蘇省2024年全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需求合計接近1萬億元;廣東省將安排1萬億元的省重點建設項目、超過3200億元的產業項目,推進55個50億元以上的重大制造業項目。這些地方計劃的落地都離不開政策持續發力。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釋放了要“推動各項政策加快落地見效”“提升宏觀政策向微觀傳導落地實效”的政策信號。當前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還需下功夫解決,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組合效應進一步放大,宏觀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有望鞏固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