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鋼鐵業的低迷,為電商殺入鋼材銷售市場創造了絕佳機會。但在顛覆傳統銷售模式之際,鋼鐵電商何時結束“燒錢”時代?成為各家鋼鐵電商老板面前最嚴峻的話題。上海鋼聯目前股價苦苦支撐在40元左右,一季度每股收益卻只有0.0006元,或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行業窘境。
鋼企困局為電商打開一扇門
賣鋼難,成了鋼廠最頭痛的問題。而這卻為電商進入鋼材市場銷售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鋼鐵電商線上交易能實現零突破,得感謝深陷困境的鋼鐵行業。中國正處經濟結構轉型之時,房地產作為經濟火車頭的作用正在退潮,市場需求下降,鋼鐵、水泥產能過剩。尤其是鋼鐵行業,多年來快速擴張形成的巨量產能,需要長時間消化,整個鋼鐵行業進入去產能大周期。中國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曾預言:鋼鐵業冬天將歷時5至10年。
上海鋼聯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鋼材平均價格指數已回到2003年初的水平。長三角鋼貿企業在行業萎縮和信貸萎縮雙重打擊下,大量倒閉,許多鋼貿企業積累了一二十年的財富一夜間化為烏有。鋼貿企業是鋼廠“安全墊”——他們提前支付貨款,鋼廠根據訂單安排生產。鋼貿企業倒閉后,鋼廠資金回籠困難,銷售網絡癱瘓。
更重要的是,由于鋼材供過于求,過去憑關系供貨、暗附利益的銷售時代一去不復返。賣鋼難,成了鋼廠最頭痛的問題。這一格局,為電商進入鋼材市場銷售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上海鋼聯董事長朱軍紅坦言:鋼鐵市場越不好,網上鋼鐵越好賣。
民營鋼廠深感時代變遷,率先嘗試新的銷售模式。他們主動與電商牽手,或自己在網上開直營店,或由網站代為運營,以求降低銷售成本。如中天鋼鐵集團在鋼銀交易平臺等平臺,開展網絡銷售,預計今年網上銷售占比將達30%至40%。
百家電商殺入各顯神通
巨大的市場誘惑,引來上百家電商爭食鋼材銷售這一大蛋糕。它們不僅提供銷售服務,還提供倉儲、物流、金融等一系列配套衍生服務
鋼鐵市場的巨大容量是吸引資本的重要因素。去年,我國鋼材產量突破10億噸,其中,50%左右通過社會渠道銷售。即使按每噸3500元計算,市場規模也超過萬億元。
2011年以來,我國鋼鐵業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鋼材從不愁銷到賣不動,原有的流通渠道發生巨大變革。比如,傳統的鋼鐵流通鏈非常冗長,從鋼廠到終端客戶,需要經過區域總代理、一級代理商和二級代理商等層層分銷,銷售成本可占到產品價格的10%左右。而通過減少銷售層級,電商理論上可壓縮鋼材銷售成本每噸80至120元。通過電商平臺的資源整合優勢,目前可做到同等條件下,鋼材供應價格低于市場價格每噸20至50元。
巨大的市場誘惑,引來上百家電商爭食鋼材銷售這一大蛋糕。去年,上海鋼聯等電商采用多種模式搶先進入鋼材銷售市場。電商不僅提供銷售服務,還提供倉儲、物流、金融等一系列配套衍生服務,為鋼鐵生產企業打造全產業鏈服務體系。目前,上海鋼聯日成交量接近5萬噸。
在鋼鐵市場低迷的今天,鋼企與電商結盟,將獲得雙贏的效果。鋼企銷售直接與市場對接,快速便捷;電商通過服務鋼企,自然分得鋼材銷售的部分利潤。只是,在上百家電商撕咬下,這塊利潤能否養活電商?至今還是個待解的難題。
跑馬圈地比拼成交量
無論何種形式的電商,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況下,比拼成交量,似乎是當下電商首選的出路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鋼鐵電商主要分三類:一是以寶鋼、河北鋼鐵等為代表的生產企業,自立門戶,建立的電商平臺;二是以上海鋼聯等為代表的電商,搭建第三方交易平臺;三是鋼貿企業建立的電商平臺。無論何種形式的電商,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況下,比拼成交量,似乎是當下電商首選的出路。
上海鋼聯最新一份報表顯示,該公司鋼材電商平臺日成交量已接近5萬噸,日交易總額超過1.5億元。而去年12月,該平臺日成交量僅1萬噸。若以目前的速度每月遞增,上海鋼聯今年底日成交量將突破10萬噸大關。
成交量成了衡量鋼鐵電商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朱軍紅卻不以為然,“現在以成交量評判誰優誰劣為時尚早。大家都在摸索階段。沒有任何人有絕對優勢。狼還在后面呢,再過幾個月,競爭會更加激烈。”
未來挑戰會更多
傳統勢力和新生力量的角逐,將貫穿鋼鐵電商成長歷程。這場拉鋸戰,可謂你死我活。與此同時,電商們還面臨自身的成長煩惱
確實,工業品線上交易本身就是個難題,鋼鐵電商未來面臨的挑戰非常多,還有太多的路要走。有的電商成交量主要靠人工撮合完成的;鋼鐵企業還沒有形成線上交易習慣;打造全產業服務鏈,需要巨額投入;交易免費,電商能支撐多久;傳統營銷勢力面對電商沖擊,會不會絕地反擊?這些,都是電商面臨的難題。
電商雄心勃勃欲替代傳統的鋼貿代理商、中間商,觸動了太多傳統營銷渠道的利益,必然遭來各種抵制。一家中型民營鋼鐵集團銷售負責人在聊天時,告訴記者這樣一件事:某電商低價賣貨,擾亂了價格體系,引起了區域代理商的聯合反對,準備對其實施收縮戰略,減少供貨。據記者了解,許多鋼鐵電商平臺均碰到類似問題,他們在邀請鋼廠到網上開店時,鋼廠頗為猶豫:你的價格賣低了,沖擊到別的區域經銷商的利益,最終受損的還是鋼廠。傳統勢力和新生力量的角逐,將貫穿鋼鐵電商成長歷程。這場拉鋸戰,可謂你死我活。
電商的壓力不僅僅來自外部傳統勢力,還來自自身的成長煩惱。一方面,他們必須快速奔跑;而另一方面,很多成長中的難題還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朱軍紅告訴記者,雖然線上成交量增長很快,但大部分單子靠人工撮合而成,“或多或少都要人工介入。主動成交的很少。”這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去年10月以來,上海鋼聯電商銷售平臺從十來個人擴招至400多人,而且還遠遠不夠。而成熟的電商應該是買賣雙方在網上自主交易。從這個層面說,真正意義上的鋼鐵電商還沒有起步。一位鋼鐵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言:鋼企也是這兩年才開始接觸電商,整個鋼鐵行業形成線上交易習慣,可能要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另外,目前電商通過免費交易積累客戶。這種免費的午餐何時終結,電商何時才能獲得現金流?這又是個未知數。目前上海鋼聯鋼銀交易環節不收取任何費用。另一方面,因競爭、挖角等原因,電商人工費水漲船高,上海鋼聯電商銷售平臺曾在官方網站張榜招聘,交易專員年收入10萬元。粗算一下,僅員工一年工資開支就是4000萬元。燒錢,還要燒多久?這又是困擾電商的難題。
“困難確實不少,但電商商業模式的魅力,以及工業品電商的巨大潛力,將促使我們不斷努力做好今天每件事。”朱軍紅對未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