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安全近6年最差 744家上市公司存報表粉飾嫌疑
2014年,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狀況是近6年中最差的一年。FSI總指數(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總指數,Financial security index,簡稱FSI總指數)仍在進一步下滑。2014年FSI總指數為5172.12點,較上年度下降了101.75個基點,降幅為-1.93%。
《報告》認為,上述數據反映出,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仍然處于下行通道,實體經濟經營和財務困難沒有得到根本抑制,企業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應引起國家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了確保2014年我國宏觀經濟(GDP)增長達到既定目標,有必要在現行經濟政策基礎上,適度放寬宏觀經濟政策。從宏觀經濟風險角度看,我國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狀況尚在可控范圍,不會出現重大系統性財務風險。從投融資角度看,2014年我國投融資風險較大,從事投融資業務時應更為謹慎。
通過Themis純定量異常值評級分析看,在2014年進行財務安全評級的2213家樣本中,有744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比2013年增加142家,占全部樣本上市公司的33.62%。
中小板銷售受阻創業板現金流緊張
分市場板塊來看,總體上主板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狀況變化較小,關鍵指標均未發生明顯變化,趨勢平穩。在這些指標中,存貨周轉和固定資產周轉明顯改善,說明主板上市公司資產運轉速度較去年加快。
然而,主板上市公司總體借款效率仍然遠遠低于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其大量借款被用于無效環節;成本上升速度仍然過快,企業利潤被成本吞噬,但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中小板上市公司銀行借款使用效率近3年逐年降低,已出現異常。這進一步說明了中小板上市公司銷售環節受阻,發展潛力不足,很多上市公司將借款用于彌補資金占壓和投資等其他環節,但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近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成本上升明顯,大量擠壓銷售利潤空間,利潤越來越微薄。《報告》認為,中小板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快速惡化,下降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抑制。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將面臨較為嚴峻的財務狀況快速下降風險。
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賒銷債權周轉期不斷擴大,遠遠超過中小板上市公司,甚至超過了主板的上市公司,說明創業板上市公司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促進銷售,不惜提供更寬松的信用條件,不斷延長賬款時間,并可能產生了更多的壞賬。這進一步造成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現金流緊張。《報告》認為,從投融資角度分析,鑒于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狀況迅速下滑,而估值水平卻遠高于其他兩個分市場,因此,2014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總體投資價值較低,融資風險上升。
《報告》認為,從投融資角度看,如果上述趨勢繼續延續,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將失去優勢,主板上市公司將可能成為未來主要的投資方向。雖然目前主板的總體財務安全狀況仍低于中小板和創業板,但鑒于當前中小板和創業板估值水平遠高于主板,2014年主板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已經具有內在優勢。
房地產成財務風險“重災區”
《報告》顯示,分行業情況來看,對比2013年,2014年25個一類行業中,財務安全指數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是第三產業的休閑服務行業,降幅為14.23%,整體行業呈現斷崖式快速下跌態勢,行業風險凸顯。第二產業的鋼鐵、化工、輕工制造、采掘、農林牧漁等行業的財務安全指數也呈現較快速下跌趨勢,降幅均超過了4%,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行業安全隱憂。其他財務安全指數下降行業還有建筑裝飾、食品飲料、計算機、紡織服裝、醫藥生物、商業貿易、電子、有色金屬、機械設備等行業。
《報告》強調,在所有行業中,房地產行業的財務安全狀況最差,行業指數僅為2173.47點,指數值只有其他行業的1/2-1/3,且2014年財務安全狀況同比快速下降,因此該行業是所有行業中財務風險最大行業;建筑裝飾業的財務安全狀況排名倒數第二位,且同比出現較快下滑,行業整體財務風險也非常大。從行業看,房地產行業是財務風險的“重災區”,排列25個行業的首位。存在財務風險的上市公司96家,行業占比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