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由湖南菱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泰恩智達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泰恩智達)共同投資,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用地100畝,建設特種鋼深加工中心;二期用地200畝,建設鋼制輪轂生產線和裝備制造中心。該項目順利落地實施,進一步完善了婁底汽車零部件產業版圖,使汽車制造業鏈條離市場終端又近了一步。
“項目落戶園區,既是‘敲門’招商的機緣巧合,更是產業鏈招商的水到渠成。”婁底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肖雄杰深有感觸。
2023年初,肖雄杰無意間獲知,泰恩智達實控人關聯企業金固股份鋼制輪轂正在試用漣鋼研發的新型鋼材。他敏銳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立即會同漣鋼高層,帶領招商小分隊上門拜訪金固股份董事長孫峰峰,主動進行對接。
幾個月后,鋼制輪轂項目試用漣鋼產品成功,即將量產。婁底市市長曾超群率隊赴金固股份,高位推動,邀請企業來婁投資。
交流中,項目方袒露了最大的顧慮:市場拓展。誠然,在婁底投資建廠能就近解決原材料問題,但周邊汽車市場難以把握,而輪轂體積較大,外運物流成本高,風險不好管控。
針對投資方擔憂,婁底經開區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了《婁底汽車產業市場分析報告》,對湖南及周邊地區汽車市場進行了科學分析,并與之進行深入交流。婁底市工信局、婁底經開區主要負責人陪同投資方團隊到湖南省內整車制造企業進行業務前期對接,在充分了解鋼制輪轂特性后,某重卡頭部企業允諾全部采用該輪轂。同時牽線搭橋,支持投資方與當地龍頭企業組成合資公司,共同運營該項目。
產業有配套,產品有市場,合作有伙伴,婁底經開區的發展環境堅定了投資方信心,迎來項目簽約落地。
鋼鐵產業與汽車產業之間本來就存在天然的相互依存關系。早在2015年,“鋼城”婁底就被授予“湖南省汽車產業配套基地”,趁新能源汽車井噴式發展的東風,汽車零部件產業迎來新機遇。
近年來,婁底立足“鋼”基礎,做好“鏈”文章,打造“三電一車”(電機、變壓器、家用電器、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把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推動鋼鐵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華菱薄板產業園作為“鋼”字號專業園區,也是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主陣地。法雷奧等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三一重工、華菱鋼鐵、金固股份、福然德等A股上市公司,浙湘新材等行業先鋒,文昌科技等“單項冠軍”企業紛紛斥資建設汽車用鋼材、汽車零部件制造項目。
在電機驅動方面,華菱薄板產業園優勢明顯。湖南浙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湖南首家以生產新能源用中高牌號硅鋼為主的企業,僅6個月便建成投產;漣鋼電磁材料有限公司成功下線0.20毫米薄規格新能源汽車用高端無取向硅鋼,其產品已向50余家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標桿企業用戶批量供貨;湖南金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建設的新能源用高新金屬磁材料產業化生產線項目投產,可望成為全國最大的電機鐵芯沖壓基地......從基板到硅鋼片,再到硅鋼分條、鐵芯沖壓、轉子定子加工,最后制成電機、電器等,從源頭到終端的完整硅鋼產業鏈已在這里基本形成。
在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園區企業同樣展現出不俗競爭力。VAMA年產200萬噸中高端汽車用鋼,可供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白車身90%的零部件;婁底市安地亞斯電子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壓直流繼電器陶瓷、新型動力電池陶瓷密封連接器,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47%和51%;湖南電將軍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發出富鋁鋰電池應急電源,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35%......
作為婁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婁底經開區出臺《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暫行辦法》等文件,支持產業鏈式發展,形成集群優勢。“依托龍頭企業,引進關聯企業,形成產業鏈條,培育產業生態。”肖雄杰介紹,園區已形成以車用材料為基礎,技術研發為驅動,電子陶瓷、空調壓縮機、電池隔膜、汽車電子等關鍵零部件聯動發展的產業體系,2023年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完成產值366億元,隨著新項目產能陸續釋放,2024年可望達到400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