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實干為要。2025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鋼鐵行業持續低谷徘徊的艱難之年。我們唯有察勢而進、馭勢而行,才能跨越紅海、渡越冰川!”在2025年新年獻辭中,公司領導字字珠璣。梅鋼堅持“四化”發展方向、“四有”經營原則,遵循“研發引領、深耕市場、精調結構、極致降本”經營方針,開局就奔跑、奮進每一天,全體員工追求極致、創造價值,生產經營實現首季“開門紅”。
“公司的管理要從專業管理到經營管理,所有的工作都要按照經營的理念來進行管理和要求,梅鋼作為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我們必須改變習慣或者觀念。”梅鋼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勇在公司早會上提出“第一性原理”,闡釋“從管理到經營,以價值最大化為公司根本出發點”的思維方法論。
“第一性原理”來自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原理,即所有事情最根本、最基礎的規劃和邏輯。“企業作為經濟性組織,第一責任就是要盈利,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
1月份,冷軋廠酸洗機組一次原計劃6天的大定修優化成了36小時小定修,保障了酸洗產品交付,幫助公司抓住了市場機遇。作為設備管理專業部門,今年以來,設備部從經營理念出發,推出“系列定修+柔需檢修”雙翼檢修模式,檢修計劃按“公司管控+廠部自主”兩種方式執行。
彼時,冷系產品正迎來“小陽春”,公司在全體系檢修技改的情況下,需要最大程度地保障產品交付。設備部根據合同訂單情況,優化酸洗機組檢修計劃,同時給予專業支撐,現場診斷評估設備運行風險,制定臨時措施,有效控制風險,確保運行穩定。當月,酸洗機組月產量高出計劃2.1萬噸。在保障設備狀態穩定的基礎上,設備管理實現“經濟、高效、可持續”的設備維護,提高了生產節奏與市場契合度,體現了專業管理的價值。
變化無處不在。公司管理層投身市場調研,深入了解行業動態、競爭態勢和客戶需求,精準把握市場走向,為科學經營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撐。機關部門梳理業務范圍,目標是全神貫注服務現場、聚精會神服務市場,集中資源和力量做有價值的事。
3月上旬,制造管理部產品制造黨支部與某用戶開展黨組織共建。雙方有著長達11年的合作歷程,面對新能源汽車給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共建聚焦“增收益、強黨建、促發展”目標,針對3個課題制訂對策。梅鋼將充分利用“營銷、研發、制造”鐵三角強大的體系能力,在汽車用鋼領域幫助用戶優化庫存管控、縮減產品交期、加快產品研發,協助業務海外布局,促進雙方高質量協同發展。
東風拂過滿眼春。管理上的去粕存精、價值導向,提升了效率,優化了資源,一個更高效、更有效的組織,正在向著更好的未來破浪前行。
最近幾個月,管理者人手一本《任正非:以客戶為中心》,在研讀中理解“以客戶為中心”理念的深刻內涵。
“未來企業最大的競爭力是追趕客戶的速度”,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客戶是關鍵突破口。只有滿足客戶需求、引領客戶需求、挖掘市場潛力,才能在挑戰中找到發展機遇。今年以來,張勇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是一切行為的指導思想:“我們存在的價值就在于為客戶服務,為下道工序服務;只有服務好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自身才有價值。”
梅鋼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深化戰略合作,優化服務流程,全體系圍繞客戶創造價值。通過“三深耕”(深耕行業、深耕區域、深耕用戶)、“三聯合”(聯合研發、聯合營銷、聯合黨建),三位一體為客戶提供更全面、自發、專業的服務內容,幫助用戶解決面向未來的問題,在助力用戶商業成功的同時支撐自身戰略經營目標實現。
汽車用鋼服務室洪帥在新年伊始奔赴齊魯大地,往返1100公里,為用戶解決材料分條后出現的鐮刀彎及組織不緊密等問題。他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打消了用戶對材料取樣檢測的顧慮,梅鋼高效、貼心的服務得到用戶的高度認可。洪帥表示,2025年將在用戶質量異議、交期保供、內部成本控制上提供全流程服務,一站式解決客戶需求。“以往我們總是把自己的工藝、質量標準奉為‘金科玉律’,覺得生產的產品滿足了公司、廠內的技術規范和放行標準就萬事大吉。我們要學會與用戶的標準對標,向用戶學習,進而優化我們的標準,提升服務用戶的能力。”來自生產現場的管理者在用戶走訪的過程中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春節剛過,梅鋼收到BSI頒發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覆蓋范圍包括用于食品、飲料和啤酒行業的金屬包裝用電鍍錫及鋼帶的生產,為梅鋼拓展食品領域用鋼市場、持續提升產品質量體系管控水平打下了扎實基礎。一季度,梅鋼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一輪評審、“中鋼協金杯優質產品”再添車輪鋼新成員等好消息接踵而來,公司精品鋼銷售占比再攀新高。
追求極致,是梅鋼在嚴峻市場形勢下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張勇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用熱力學第二定律說明“追求極致”的必要性:“對一個組織來講,系統不給他外力做功,不給壓力,不去牽引,這個組織將變為熱寂,毫無生氣……”在這個優勝劣汰的鋼鐵“紅海”,只有不斷突破自身極限,在成本控制、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各方面做到極致,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市場和客戶的青睞。
2025年,梅鋼推進28項成本管控項目,各工序圍繞公司生產經營目標制定“極致之路”規劃,各分廠(工場)分別制定區域挑戰目標。
煉鐵廠五號高爐、五號燒結年修后充分發揮裝備優勢,實行三號燒結經濟運行模式,降低了公輔消耗。不斷優化配煤配礦結構,定期調整優化原料庫存、品種開發、市場應對,緊密對接市場,快速響應;增加經濟爐料使用比例,在保證高爐穩定運行基礎上,優化高爐配礦結構,降低采購成本。
煉鋼廠推進集約化制造,長停一煉鋼一號、三號轉爐,實現常態化的一煉鋼單爐生產、全廠三座轉爐生產,以最少的裝備滿足產能、成本、質量需求,達到“效率最高、成本最優”的目標。一季度,一煉鋼單爐生產占比達93.6%,首次實現單中包鋼種中包13爐連澆;二煉鋼班產33爐以上比例創歷史最優。集約化制造節能降本效果明顯,2月份噸鋼電耗創歷史新低,3月份工序加工成本創歷史新低。
熱軋廠、冷軋廠同樣成績斐然。熱軋廠1780產線年修技改新增熱卷箱,軋制效率、產品質量得到大幅提升,軋制節奏提升20%,噸鋼綜合能耗下降10%,“高強減薄”精品實現能力大為增強;1422產線探索成本最優的生產組織模式,一季度電耗創歷史最好水平。冷軋廠優化生產組織、深挖降本潛力、提升產品質量,3月份綜合產能發揮系數110.07%,較2024年累計增加2.05%。專業部門全面支撐現場,能源環保部優化機組發電安排,在用電高峰時段最大化發電負荷,一季度熱力發電高峰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14.48%;設備部加大精細化管控與技術創新,一季度25條主作業線月均故障時間同比下降16.4%,零故障占比84%;物流部提升進口礦船效,持續推進源頭減量,提升直裝比例,一季度降低物流成本360萬元。
經歷雨雪風霜,極致之路儼然成為具有梅鋼特色的“戰危機、創一流”的必由之路。千里關山、仗劍迎風,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梅鋼以堅韌不屈涅槃新生。
2025年的大年初五,梅鋼五號高爐在停爐檢修近40天后恢復出鐵,標志著這場為期40天、包含近500個項目、被梅鋼人視作“三次創業重要一役”的全系統、大規模技改年修圓滿完成。煥新后的梅鋼,產線提檔升級,產品實現能力進一步提升,朝著“打造國內第一熱軋精品基地”戰略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梅鋼人將以堅定的信心、堅實的步伐,以價值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極致為追求,開創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