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期印發了《新時代新征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六個方面,提出26項工作措施,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做優做強。
在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方面,若干措施圍繞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提出嚴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持續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排查清理等。
在加快完善民營企業投融資支持政策方面,若干措施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加大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力度,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其中,提出支持龍頭企業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完善供應鏈管理,鼓勵民營企業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推動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增量擴面。
在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方面,若干措施要求持續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
在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方面,若干措施不僅提出加強民營經濟法治保障,研究制定上海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全面推行“風險+信用”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和涉企“檢查碼”,減少非必要現場檢查等,還聯合蘇浙皖制定出臺新版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減輕行政處罰規定。
據介紹,2024年上海的民營經濟創造了全市近三成的工業產值和固定資產投資,近四成的稅收,貢獻了四分之三的新增就業,80%的“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是民營企業。若干措施堅持平等對待,切實回應民營企業期盼和關切的問題,努力讓企業可感可及,更好提振社會預期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