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是深化金融高水平開放、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擴大國際貿易合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布局的關鍵舉措。”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在跨境金融服務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明確了一系列便利化舉措。據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介紹,《行動方案》體現了多項政策先行先試、優化業務流程、創新產品和服務以及數字化賦能四個亮點。“此次《行動方案》立足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這是‘走出去’企業的核心訴求,以業務流程優化和技術賦能為支撐,兼顧效率與安全。”王信說。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方案》在外匯領域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首創性改革和引領性開放舉措。據國家外匯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陳之為介紹,為支持“走出去”企業不斷拓展海外布局,一方面,國家外匯局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程,更好滿足境內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銀團貸款需求。另一方面,拓展境內外雙向融資渠道,支持具備條件的銀行探索研究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非居民并購貸款服務。同時,開發多樣化匯率避險產品和服務,鼓勵更多銀行接入“銀企外匯交易服務平臺”直接報價,便利各類企業開展外匯業務。
展望未來,跨境金融服務政策工具箱將進一步優化完善,尤其是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相關首創性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試。
陸磊表示,以《行動方案》出臺為契機,中國人民銀行將不斷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適配外向型經濟的金融體系,持續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委員、副主任蘇赟也透露,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持續推進跨境金融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以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為重點,配合總行總局研究制定綠色外債政策、提高科技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額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的能力,探索試點特殊情形外債項下行政許可業務下放銀行辦理,鼓勵和支持首創性、集成性探索政策在上海率先落地。
“以《行動方案》出臺為契機,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穩步擴大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更好地為國家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表示。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主動有序推動金融開放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方面,債券通雙向開放穩步推進,“互換通”上線運行、QFII/RQFII全面取消額度限制,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持續優化……金融市場跨境投融資成效顯著。另一方面,不少外資金融機構也積極在中國市場加大業務拓展。3月底,瑞銀集團宣布,中國證監會已經準予備案其全資控股瑞銀證券,未來,瑞銀證券有望成為中國第五家外資獨資證券公司。
“我國金融發展的經驗表明,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和重要保障,是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舉措。”陸磊表示。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未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還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我國將持續吸引境外金融機構加快進入、深度參與;繼續提高金融市場開放和準入便利程度,持續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持續增強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