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項目穩步提速。一季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穩步實施,其中河北申報工程項目750個,同比增長21.2%,工程總造價約440億元,同比增長6.8%;粵港澳大灣區成為高質量發展示范地,其中廣東申報工程項目超4000個,同比增長5.6%,工程總造價約1900億元,同比增長6.1%;長三角地區申報工程項目數量近11000個,其中寧波“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站前及相關工程”、安徽“長三角一體化省際合作園區”等多個省際交通路線、省際合作園區建設進展順利;成渝地區申報工程項目超5000個,同比增長14.6%,工程總造價約2500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川藏鐵路成都段、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等多個交通項目穩步推進。
——重大工程項目陸續開工。一季度,工程總造價超10億元的重大項目共計182個,同比增長41.8%;工程總造價合計約3400億元,同比增長39.1%。其中,交通運輸項目位居首位,山東“濰坊至宿遷高速鐵路臨沂段”、江西“G322宜黃縣杉樹坳至東陂段公路改建工程”等多個項目陸續開工。民生工程仍是建設重點,廣東“黃埔區下沙社區珠江村舊村改造二期”和安徽“廬陽區龍高照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的總造價均超30億元。新技術投入穩步推進,安徽“8.6代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于2025年2月開工,申報工程總造價近20億元,是顯示技術領域中里程碑式的突破;浙江“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科創園”、安徽“樅陽經開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福建“鯉城區光電信息產業園”等科技園區的大步擴建推動優質創新資源進一步集聚。清潔能源項目持續開工,浙江“江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于2024年11月開工,目前項目通風兼安全洞順利貫通;江蘇“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施工”于2024年10月開工,目前主要土建工作已經完成。
——“小而美”項目紛紛落地。一季度,工程總造價低于500萬元的項目共計約1.7萬個,同比增長4.8%;工程總造價合計近280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工程項目大多惠及民生,比如,廣東、廣西、貴州等多地改建學校教學樓、運動場修繕,食堂、圖書館等設施,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浙江、四川、重慶等地建設城市“口袋公園”,讓市民推窗見綠,方便大家健身強體;浙江、安徽等地擴建養老院、修建老年食堂、擴圍老年活動中心,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江蘇、福建、湖北、湖南、江西等多地推動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旱澇保收等。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稅務部門將持續優化政策支持和服務舉措,分級分類,靶向護航,為各類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民生和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