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25日對外披露,今年5月份,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166.55億元,比4月份環比下降0.53%,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8.47億元,環比增長1.32倍。但仍有虧損企業15家,虧損面為17.05%,虧損額為13.47億元,環比減虧21.37%。
從前5個月數據看,國內重點鋼企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5036.08億元,同比增長0.95%,但實現利潤同比下滑46.55%至17.54億元。
這是國內重點鋼企首次實現整體扭虧。在4月份,這些鋼企曾實現盈利11.6億元,但1到4月份累計算下來,仍虧損11.4億元,同比增虧44.2億元。
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步入新世紀最困難的階段。當季,國內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23.29億元,同比減少56.04億元,累計虧損面達到45.45%。
彼時,鋼材消費雖然屬于淡季,但鋼鐵產量仍然增長,導致庫存大幅上升,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特別嚴峻,造成鋼材價格持續下滑,全行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不過,隨著原料跌價幅度超過鋼價跌幅,一些鋼鐵企業最終搶到了盈利空間。
相關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鋼價下跌140元/噸,跌幅為4.16%;同期,進口礦下跌14美元/噸,跌幅達到13.27%,國產礦下跌80元/噸,跌幅8.16%。
“近兩個月鐵礦石、焦炭、焦煤等原料價格跌幅遠大于鋼材價格跌幅,使得鋼鐵企業在鋼價下跌過程中盈利反而出現擴大,這在以往非常罕見。”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說。
分析師認為,進入6月份以后,鋼價出現了一定的企穩跡象,但神華、山西焦煤集團等企業繼續下調煤炭價格,顯示出原料市場下跌壓力依然較大,預計在二季度鋼鐵企業盈利情況將明顯好轉,尤其是板材生產企業利潤將較為可觀。
中鋼協副會長張長富則認為,目前國內鋼材需求增長緩慢,鋼鐵生產仍將小幅增長,預計二季度鋼鐵行業盈利狀況會好于一季度,但盈利水平難以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