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馬鋼特鋼公司OA(自動化)辦公系統上,上半年的績效考核指標陸續公布,該公司兩級領導班子、科級人員、技術主管的完成情況也在其中。職工隊伍管理、生產過程管理、各類事故管理等內容,只要點擊鼠標,各個指標一目了然。
“曬曬工作成績單、對照指標盤點不足和問題,讓管理人員也接受職工監督。只有這樣,才能樹立‘靠業績立身、憑實績進步’的導向,全員崗位績效管理才能進一步去阻力、增活力、激動力,得以順利深入推行。”馬鋼特鋼公司負責人對此認識清醒。
今年初以來,馬鋼特鋼公司在明確各崗位職責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績效考核指標,淘汰或完善難以考核、形同虛設的指標,制定圍繞特鋼生產流程方向、操作性強、定量與定性指標有機結合的對標指標體系。他們建立了客觀而明確的管理標準,多方位、多角度考核,真正用數據說話。特鋼公司煉鋼分廠的績效分析表涉及到分廠領導的就有20多項關鍵指標。“有沒有實績,不光靠嘴說,要干給職工看。績效公示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分廠廠長石瑋這樣說。
該公司銷售部通過公開透明的績效考核形成賽馬機制,銷售員之間月收入高低相差5000多元,讓職工體會到“工作講業績、收入憑績效”不是口號。而在該公司一起質量事故的公開考核中,從管理者到具體生產崗位考核總額達到10多萬元。考核多少不按職位高低,而是按崗位職責大小,職工們都說,這樣的考核不僅“讓你痛”,也“讓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