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降至1886萬噸,環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經連降六個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擴大。
進口煤大幅減少,傳遞出一個信號,國內的進口煤貿易商熱情漸消。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對國內煤炭價格的調節杠桿平抑作用將大幅減弱。
在進口煤和國內煤價差價日漸趨平的情況下,諸多進口煤貿易商處境有些艱難。“今年進口煤炭貿易商大部分都不賺錢。”9月15日,北京長貿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煤炭交易量達到“百萬噸”“千萬噸”級的進口煤炭貿易商巨頭在進口煤市風暴中首當其沖,業績下滑,甚至一度停產。
作為煤炭進口企業排名中位列前位的廣東藍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粵能源”),由于利潤收窄出現巨額虧損,去年基本處于停產狀態。據媒體此前報道,除藍粵能源外,廣東其他大型煤炭貿易商如亞太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能源”)、大優、飛馬等企業也在去年基本暫停進口業務。
而即使是中國最大的煤炭民營供應商中國秦發集團也不能獨善其身,在半個月前發布的2014年中報顯示,其首次出現凈虧損3.256億元。
大型進口煤商現困境
我國進口煤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2009年我國由煤炭凈出口國轉變成為凈進口國以來,煤炭進口量一路攀升。諸多進口煤炭貿易商也在此環境下做得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不過,形勢已經開始轉變。
被列為防城港煤炭進口“四大金剛”之一的藍粵能源,去年其在防城港的業務或因嚴重虧損,存港煤炭已被相關放貸銀行暫封,相關進口業務暫停。
藍粵能源以經營山西、內蒙等地煤炭為主,還進口越南、澳大利亞、印尼等地煤炭。公司主要客戶是在珠三角等地的電廠、鋼鐵、水泥、造紙等企業。
一位藍粵能源有關銷售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現在我們因為印尼煤不好做,已經不做印尼煤了。但是可以做5800大卡和6000大卡的其他煤種,至于報價要等采購部把資料發過來才看得到。”
“藍粵現在做得很少,去年停了以后,到現在都沒有怎么動。但一時也沒法倒閉,負債情況也還在厘清。”防城港一家煤炭物流企業負責人稱。
“藍粵一時還不能倒,量太大了不能倒,廣東政府也在協調。”熟悉情況的一家大型國有煤企銷售人員和橫琴煤炭貿易中心人士同時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明了這點。
除了在困境中不斷掙扎的藍粵能源,中國最大的非國有煤炭供應商秦發集團也面臨經營困境。2014年8月29日,中國秦發公布的中期業績顯示,截至6月30日錄得凈虧損3.56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為2240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查閱中國秦發中期業績報告發現,2011年至2014年其煤炭經營及貿易量從650萬噸逐年遞增至1090萬噸。然而其業績并未如貿易量一同增長,相反其盈利額逐漸下滑,2011年至2013年分別為3.33億元、1.01億元、0.22億元。2014年中期則首次出現虧損,為負3.56億元。
中國秦發在其網站上表示,該公司從國內以及澳洲、印尼和越南等海外市場采購煤炭。“每年煤炭交易量約達1000萬噸,交易商稱其中70%為進口煤。現在進口煤企業日子艱難,已經有銀行緊盯著秦發,以防出現貸款風險。”上述國有大型煤炭銷售集團人士說。
與秦發集團一樣貿易量同為“千萬噸級”的煤炭供應商亞太能源,也深受沖擊。據亞太能源官網顯示,其煤炭購銷規模年保持在2500萬噸以上,年進口量保持在1200萬噸左右,連續多年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人民幣以上。
不過截至目前,亞太能源也幾度暫停了煤炭進口業務。據此前報道,由于簽署了大額進口合同,隨著煤價急劇下跌,亞太能源的賬面損失或達到2億元以上。對此消息,記者未能聯系上亞泰能源求證。
攤子大營運成本過高
隨著國內外煤差價日趨接近,賣煤漸成虧本生意,這些“百萬噸”甚至“千萬噸級”的進口商因攤子大而陷入困境。
“這些進口煤貿易商都做到比較大,公司運營成本較高,噸煤成本達20元,但目前整體價格又在下降,國內煤差價已非常接近,基本很難覆蓋其成本。”上述國有煤企銷售人士稱。
根據秦皇島9月9日煤炭數據顯示,4500大卡印尼煤的價格為430元/噸,而國內4500大卡動力煤的價格為415元/噸。
“中間貿易商賺差價的這種方式已經走不遠了。”北京長貿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騰直言:“煤炭在國際上成交跟到岸后,一般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差。進口之后,國內價格降了,他不跟著降呢賣不出去,跟著降呢就會虧損。”
黃騰進一步解釋,以前煤炭貿易商是先進口,再談下家,現在需要談妥買家才會做進口業務。進口來的煤賣不出去,堆壓在港口的庫存就越來越多。但煤價一直在往下走,已沒有多少中間的利潤了。不過也有中間商一直虧著做,資金實力比較好的也能做一些。
在中國秦發的業績報告中,秦發將盈利下跌的原因歸結為三點,即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炭價格大幅下滑及集團的煤炭平均銷售價格持續下跌、集團財務成本凈額增加以及結轉的稅項虧損所產生的遞延稅項資產減少。
事實上,煤炭價格大幅下滑已令諸多進口煤炭貿易商叫苦不迭。“從今年四月份起,越南煤的價格比國內的煤炭價格還高。就是說國內的跌價很厲害,而越南不跌,現在國外才開始跌了一點。”廣西東興萬通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林惠江稱。
自2008年取消進口煤關稅后,進口煤大量涌入國內。在短短的五六年間里,進口煤的擴張速度較快。而目前局勢轉變,在國內煤炭產能過剩、煤企生存困難的尷尬格局中,隨著海關對進口煤的檢驗均較過去更為嚴格,銀行也更為謹慎貸款,進口貿易商處境變得更為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