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來料鋼卷的邊部狀況是一項常規作業,在檢查鋼卷底部時,員工幾乎要把身子貼在地面,才能把情況看得清楚。一天忙活下來,員工經常累得腰酸背疼。寶鋼股份硅鋼部有員工將一面鏡子裝在一根長手柄上,只要將鏡子伸到鋼卷底部,就能把鋼卷的邊部狀況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還不用低頭彎腰。這是硅鋼部“現場改善”活動中,員工提出的一個“金點子”。今年前三季度,硅鋼部員工共提出了422項類似的“金點子”。
一線操作、運維員工對現場最有發言權,為群策群力,進一步激發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善現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硅鋼部于去年底推出了專為一線員工“量身定制”的“現場改善”活動。硅鋼部對“現場改善”設定了“準入門檻”,該活動面向現場一線員工,而管理作業長、首操及區域工程師以上人員作為實施者或支撐者,參與后續的改善過程。
“現場改善”簡單、易操作,一線員工只需填寫一張《硅鋼部現場改善提案登記表》,登記表中只需寫明自己在現場發現的問題,并配上改善前的照片以及擬采取的改善方案。為方便一線員工“隨時、隨地”提出改善建議,硅鋼部專門開通了“易”通道,員工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直接將改善方案提交至硅鋼部現場改善工作小組。
改善提案提交后,員工可以選擇自行實施或以自主管理形式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如果需要協調相關跨部門資源,可以向本部門提出,由部門協調解決,部門無法解決的報請工作小組協調。改善提案實施完成后,提出人將信息反饋給所在部門,在登記表上補充上改善后的效果,并配上改善后的照片,整個流程即閉環完成。
每個季度,工作小組都會評出“現場改善”十佳成果,并以易拉寶形式在各機組巡展。同時,硅鋼部黨政工領導逐一到崗位上為獲得者頒獎,使員工感受到企業的認可和尊重。為鼓勵員工多提改善建議,硅鋼部引入“現場改善貢獻分”,貢獻分可以累積,并作為年底各項特別獎勵的依據。
硅鋼部“現場改善”活動雖然以實施效果為導向,但重在鼓勵一線員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該活動推出一年來,引發一線員工“發掘金點子”熱潮,有的部門員工參與率甚至達到100%。(李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