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9時,在煉鐵部65噸中速磨1號氮氣閥門旁,大組長常瑞峰目不轉睛地觀察著輸煤氮氣流量。當流量數值顯示每小時1800立方米時,他立即用對講機向主控室喊道:“穩定在1800立方米,輸煤量完全可以保證高爐的需要。”
常瑞峰在調節補氣流量間隙向筆者介紹:“現在我們制粉崗位不僅要在提高磨機臺時產量上下功夫,更要在降低動能費用上做文章,大家現在把噸煤88.62元的成本形象地稱作效益的‘生命線’,一定要堅守。”
今年以來,負責該部煤粉工序的運行車間,圍繞動能費用噸煤達到88.62元的降本增效指標,層層細化分解到班組和個人。同時,在各生產班組推行“班考核、日推進、月評比”的方法,督促每個班組實現降本增效指標。此外,該車間進一步優化生產組織,根據高爐噴吹煤粉的需要,科學合理使用高壓氮氣、高壓壓縮空氣、焦爐煤氣和高爐煤氣,降低動能成本使用費用。
在高壓氮氣的使用上,該車間通過創新操作工藝,把輸煤補氣流量由每小時2100立方米調整為1800立方米,反吹氮氣的壓力下調至0.5公斤,有效降低了輸煤和布袋反吹時高壓氮氣的消耗。將2號煤粉倉流化時間由24小時常開,改為裝煤不暢時手動打開,其它時間關閉。對于制粉系統的安保氮氣,合理調整安保氮氣啟動連鎖點,把安保氮氣的壓力下調0.5公斤。加強能源介質設備點檢、維護力度,從根本上杜絕管道、閥門“跑冒滴漏”。改進工藝操作,在充氮氣控制中采用“10開8停”操作方式,即系統內氧含量大于10%時開始充氮氣,氧含量低于8%時則自動關閉,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減少氮氣的消耗量。在壓縮空氣的使用上,該車間在噴吹煤粉時,緊緊依托磨機臺時產量的提高,改進煤粉噴吹工藝,增加輸送管道煤粉的含量,有效降低了管道內空氣的含量,既能滿足高爐煤粉的需求,同時還可大大節約壓縮空氣的使用。
不僅在工藝設備上下功夫,該車間還將目光聚焦職工操作技能的提升,避免因操作標準不規范發生事故影響生產順行。該車間按照工藝標準,重新編制了2015年《制粉、噴吹崗位教育培訓教材》,按照培訓大綱和課時考核目標,把職工培訓工作與月度獎金掛鉤,確保每月每人平均培訓時間不少于4課時,促進職工理論素質和操作技能提升。充分發揮車間課題攻關小組在創新生產工藝中的作用,改進工藝流程,不斷解決生產中出現的疑難雜癥,嚴守動能消耗的“生命線”。
常瑞峰在調節補氣流量間隙向筆者介紹:“現在我們制粉崗位不僅要在提高磨機臺時產量上下功夫,更要在降低動能費用上做文章,大家現在把噸煤88.62元的成本形象地稱作效益的‘生命線’,一定要堅守。”
今年以來,負責該部煤粉工序的運行車間,圍繞動能費用噸煤達到88.62元的降本增效指標,層層細化分解到班組和個人。同時,在各生產班組推行“班考核、日推進、月評比”的方法,督促每個班組實現降本增效指標。此外,該車間進一步優化生產組織,根據高爐噴吹煤粉的需要,科學合理使用高壓氮氣、高壓壓縮空氣、焦爐煤氣和高爐煤氣,降低動能成本使用費用。
在高壓氮氣的使用上,該車間通過創新操作工藝,把輸煤補氣流量由每小時2100立方米調整為1800立方米,反吹氮氣的壓力下調至0.5公斤,有效降低了輸煤和布袋反吹時高壓氮氣的消耗。將2號煤粉倉流化時間由24小時常開,改為裝煤不暢時手動打開,其它時間關閉。對于制粉系統的安保氮氣,合理調整安保氮氣啟動連鎖點,把安保氮氣的壓力下調0.5公斤。加強能源介質設備點檢、維護力度,從根本上杜絕管道、閥門“跑冒滴漏”。改進工藝操作,在充氮氣控制中采用“10開8停”操作方式,即系統內氧含量大于10%時開始充氮氣,氧含量低于8%時則自動關閉,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減少氮氣的消耗量。在壓縮空氣的使用上,該車間在噴吹煤粉時,緊緊依托磨機臺時產量的提高,改進煤粉噴吹工藝,增加輸送管道煤粉的含量,有效降低了管道內空氣的含量,既能滿足高爐煤粉的需求,同時還可大大節約壓縮空氣的使用。
不僅在工藝設備上下功夫,該車間還將目光聚焦職工操作技能的提升,避免因操作標準不規范發生事故影響生產順行。該車間按照工藝標準,重新編制了2015年《制粉、噴吹崗位教育培訓教材》,按照培訓大綱和課時考核目標,把職工培訓工作與月度獎金掛鉤,確保每月每人平均培訓時間不少于4課時,促進職工理論素質和操作技能提升。充分發揮車間課題攻關小組在創新生產工藝中的作用,改進工藝流程,不斷解決生產中出現的疑難雜癥,嚴守動能消耗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