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停牌逾三個月的杭鋼股份(600126.SH)公布了重組預案,擬將賬面值為負的三項舊資產作價約24億元置出,同時,作價約92億元將寧波鋼鐵100%股權、紫光環保87.54%股權、再生資源97%股權、再生科技100%股權納入上市公司。
此外,杭鋼股份擬向杭鋼集團、天堂硅谷等八名對象募集配套資金28億元,以加碼環保、電商等項目。重組完成之后,杭鋼股份將由純粹的鋼鐵企業,轉變為以鋼鐵為基礎,環保、金屬貿易電商平臺、IDC及再生資源共同發展的新產業格局。
對此,分析師劉新偉認為,面臨停產搬遷問題的杭鋼股份此時置入多個資產,一方面有利于維持上市公司鋼鐵主業的經營。另一方面,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的當下,置入熱門的環保、電商等業務,有利于上市公司估值及行業競爭力的提高。
92億收四公司股權
重組預案顯示,杭鋼股份將拿半山基地的主要鋼鐵資產,即高速線材66%股權、杭鋼動力95.56%股權、杭鋼小軋60%股權,與大股東杭鋼集團持有的寧波鋼鐵60.29%股權和紫光環保22.32%股份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然后,杭鋼股份將向杭鋼集團、杭鋼商貿、冶金物資、富春公司、寶鋼集團、寧開投資及寧經控股,以5.28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購買其各自持有的寧波鋼鐵、紫光環保、再生資源和再生科技的相應股權。
交易完成后,杭鋼股份將持有寧波鋼鐵100%股權、紫光環保87.54%股權、再生資源97%股權、再生科技100%股權。這四家公司合計作價約92億元,預估增值率為49.92%。
“杭鋼作為一個城市鋼廠企業,它主要的生產經營所在地半山基地需要關停搬遷,產能暫時沒法轉移,所以現在置入寧波鋼鐵實際上是維持上市公司鋼鐵主經營的需要。” 劉新偉向記者說道。
此前,杭鋼股份一直面臨環保難題。在杭州市政府公布的《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年-2017年)》中,杭鋼股份赫然在列,并提出杭鋼股份在2017年底之前完成搬遷的要求。另據浙江省政府相關會議要求,杭鋼股份主要生產經營所在的半山基地,已確定將于2015年底關停。因此,通過本次資產重組,杭鋼集團將承接杭鋼股份擬關停的資產及關停資產涉及的人員,杭鋼股份的經營負擔適時轉移。
同時,杭鋼股份亦打算通過募資加碼環保、電商等業務。根據預案,杭鋼股份將向包括杭鋼集團在內的8位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28億元,擬用于本次重組后提高上市公司重組績效和相關投資項目的資金需求,包括紫光環保污水處理項目、寧波鋼鐵節能環保項目、金屬貿易電商平臺及IDC建設項目等。
對此,中鋼網分析指出,環保和鋼鐵生產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可以優勢互補形成良性循環。加入環保元素的鋼鐵產品無論高中低端,所產生的“附加值”是無可估量的。其中蘊含的商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鋼企所發現,從而自我驅動,加大了對環保技術的投入。
“寧波鋼鐵主要是生產板材,通過這次的資產置換,杭鋼股份是保留了原先的高端線上的產能,調整之后杭鋼股份的產品結構由一特鋼類產品為主,轉變為以板材為主特鋼為輔的結構,比較符合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方向。”劉新偉進一步說道。
鋼鐵工業轉型計劃出臺在即
事實上,鋼鐵企業的轉型升級早已成為業內共識。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在“2015年鋼鐵規劃論壇”上表示,《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預計6月前出臺,未來三年鋼鐵業主要做好壓縮產能、智能制造和“一路一帶”等文章。
據了解,此次行動計劃擬用3年的時間壓縮國內8000萬噸鋼鐵產能,同時,建立2-3個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水平。并在兼并重組方面取得成效,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并擁有一批國際品牌。
與此同時,工信部在今年三月中旬公布了《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征求意見稿,意在取代2005年《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推動鋼鐵行業產能升級和技術提升。
“鋼企轉型是必然的。目前,鋼鐵企業轉型主要還是面臨資金的問題,一方面是銀行不放貸,另外產能過剩導致鋼企盈利能力有限,轉型又需要資金去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技術。”劉新偉說道。
產能嚴重過剩直接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鋼企營收逐步下滑。從中鋼協統計的重點企業數據來看,2011年行業的銷售利潤率為2.4%,2012年降至0.04%,2013年僅為0.62%,2014年僅0.9%。其中,部分上市公司依賴政府補貼維持運營。在2014年上半年,寶鋼股份、新興鑄管及重鋼股份分別獲得財政補助1.3億元、3.97億元和5.09億元。
對此,劉新偉認為:“在盈利能力有限的現在,多元化轉型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鋼企主要是在保留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引進更好的技術,調整產品的結構,迎合市場的需要。另外,還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
此外,杭鋼股份擬向杭鋼集團、天堂硅谷等八名對象募集配套資金28億元,以加碼環保、電商等項目。重組完成之后,杭鋼股份將由純粹的鋼鐵企業,轉變為以鋼鐵為基礎,環保、金屬貿易電商平臺、IDC及再生資源共同發展的新產業格局。
對此,分析師劉新偉認為,面臨停產搬遷問題的杭鋼股份此時置入多個資產,一方面有利于維持上市公司鋼鐵主業的經營。另一方面,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的當下,置入熱門的環保、電商等業務,有利于上市公司估值及行業競爭力的提高。
92億收四公司股權
重組預案顯示,杭鋼股份將拿半山基地的主要鋼鐵資產,即高速線材66%股權、杭鋼動力95.56%股權、杭鋼小軋60%股權,與大股東杭鋼集團持有的寧波鋼鐵60.29%股權和紫光環保22.32%股份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然后,杭鋼股份將向杭鋼集團、杭鋼商貿、冶金物資、富春公司、寶鋼集團、寧開投資及寧經控股,以5.28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購買其各自持有的寧波鋼鐵、紫光環保、再生資源和再生科技的相應股權。
交易完成后,杭鋼股份將持有寧波鋼鐵100%股權、紫光環保87.54%股權、再生資源97%股權、再生科技100%股權。這四家公司合計作價約92億元,預估增值率為49.92%。
“杭鋼作為一個城市鋼廠企業,它主要的生產經營所在地半山基地需要關停搬遷,產能暫時沒法轉移,所以現在置入寧波鋼鐵實際上是維持上市公司鋼鐵主經營的需要。” 劉新偉向記者說道。
此前,杭鋼股份一直面臨環保難題。在杭州市政府公布的《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年-2017年)》中,杭鋼股份赫然在列,并提出杭鋼股份在2017年底之前完成搬遷的要求。另據浙江省政府相關會議要求,杭鋼股份主要生產經營所在的半山基地,已確定將于2015年底關停。因此,通過本次資產重組,杭鋼集團將承接杭鋼股份擬關停的資產及關停資產涉及的人員,杭鋼股份的經營負擔適時轉移。
同時,杭鋼股份亦打算通過募資加碼環保、電商等業務。根據預案,杭鋼股份將向包括杭鋼集團在內的8位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28億元,擬用于本次重組后提高上市公司重組績效和相關投資項目的資金需求,包括紫光環保污水處理項目、寧波鋼鐵節能環保項目、金屬貿易電商平臺及IDC建設項目等。
對此,中鋼網分析指出,環保和鋼鐵生產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可以優勢互補形成良性循環。加入環保元素的鋼鐵產品無論高中低端,所產生的“附加值”是無可估量的。其中蘊含的商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鋼企所發現,從而自我驅動,加大了對環保技術的投入。
“寧波鋼鐵主要是生產板材,通過這次的資產置換,杭鋼股份是保留了原先的高端線上的產能,調整之后杭鋼股份的產品結構由一特鋼類產品為主,轉變為以板材為主特鋼為輔的結構,比較符合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方向。”劉新偉進一步說道。
鋼鐵工業轉型計劃出臺在即
事實上,鋼鐵企業的轉型升級早已成為業內共識。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在“2015年鋼鐵規劃論壇”上表示,《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預計6月前出臺,未來三年鋼鐵業主要做好壓縮產能、智能制造和“一路一帶”等文章。
據了解,此次行動計劃擬用3年的時間壓縮國內8000萬噸鋼鐵產能,同時,建立2-3個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水平。并在兼并重組方面取得成效,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并擁有一批國際品牌。
與此同時,工信部在今年三月中旬公布了《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征求意見稿,意在取代2005年《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推動鋼鐵行業產能升級和技術提升。
“鋼企轉型是必然的。目前,鋼鐵企業轉型主要還是面臨資金的問題,一方面是銀行不放貸,另外產能過剩導致鋼企盈利能力有限,轉型又需要資金去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技術。”劉新偉說道。
產能嚴重過剩直接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鋼企營收逐步下滑。從中鋼協統計的重點企業數據來看,2011年行業的銷售利潤率為2.4%,2012年降至0.04%,2013年僅為0.62%,2014年僅0.9%。其中,部分上市公司依賴政府補貼維持運營。在2014年上半年,寶鋼股份、新興鑄管及重鋼股份分別獲得財政補助1.3億元、3.97億元和5.09億元。
對此,劉新偉認為:“在盈利能力有限的現在,多元化轉型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鋼企主要是在保留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引進更好的技術,調整產品的結構,迎合市場的需要。另外,還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