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是最好的證明:2010年底,合并重組后不到一年的新本鋼實現產品出口280萬噸,躍居全國鋼企出口榜首;2011年,實現出口270萬噸,繼續保持出口領先地位;2012年,實現歷史突破,出口達到400萬噸,比2011年增長48%;2013年,出口再攀新高,實現440萬噸,比2012年增長10%;2014年,出口簽約總量560萬噸,繼續保持出口領先,在全國鋼鐵企業拔得頭籌,實現了出口“五連冠”;2015年以來,本鋼集團繼續鞏固國際市場份額,加大國際市場開發力度,產品出口份額繼續在全國鋼企遙遙領先。
擴大產品出口范圍
重組后的本鋼集團首先按照推行國際化戰略的“頂層設計”,放眼全球,全方位部署挺進海外市場。
為準確研判市場形勢,本鋼集團相繼成立了中國香港、韓國、歐洲、北美等海外分公司,逐漸建立起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使本鋼產品遠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2015年,本鋼集團的海外用戶已經增加到100多家。
5年里,本鋼集團借助合并重組的優勢,對外貿用戶資源和銷售隊伍進行了有效整合,實現了商務合同、市場渠道、用戶服務的統一優化,不僅拓寬了市場空間,更使出口產品在數量、價格等方面更具優勢。產品出口“家族”在原有的熱軋板、特鋼、冷軋板、硅鋼、鍍鋅板等品種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線材、螺紋鋼、球墨鑄管等“新鮮血液”,實現了從板材、線材到管材等幾大類品種和所有規格全覆蓋,形成了“組團出海”的新格局。
合并重組后的第一年,借助重組后集團統一的出口平臺,北營球墨鑄管產品首次進入非洲市場,隨后又陸續成功開發了系列高防腐性能的污水管、PU鑄管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目前,本鋼鑄管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已達到50多個,產品暢銷中東、非洲和美洲等地區。其中,新型特殊防腐管還被指定為非洲某國污水處理項目專用管材;長材產品出口量在合并重組后的第一年,實現簽約總量80萬噸,之后逐年遞增,2014年達到205萬噸,增幅為156%。
調優出口產品結構
本鋼集團借助合并重組的優勢,不斷調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把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作為主攻方向,增加市場需求好、附加值高的“雙高”產品比重,打通了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道”。
目前,本鋼集團成功為德國大眾、寶馬、法國雷諾、標致公司等高端汽車廠家供貨;冷軋汽車板、曲軸用鋼、熱軋管線鋼已經成為“常態化”出口品種。其中,以X70、X80為代表的高級別管線鋼已成為本鋼集團的出口“名片”。2014年,本鋼集團熱軋板供貨最薄尺寸為1.2mm,累計生產銷售3萬噸,是目前中國1.2mm規格產品最具競爭力的供應商之一。
合并重組的5年,是本鋼集團全力拓展世界版圖的5年,也是成功將“中國本鋼”深植于國際市場的5年。今天,本鋼集團已經有了新的“頂層設計”———將本鋼集團建設成為極具國際影響力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世界500強優秀企業。本鋼上下正在朝著這一方向堅定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