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沙鋼集團鋼板總廠成品庫南出口處,禮花齊放,彩旗飄揚,沙鋼集團與三星重工合作100萬噸慶典在此隆重舉行。三星重工常務樸孝達、三星物產總部常務樸浩燦、三星物產上海常務梁熙皙,沙鋼集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總裁龔盛,董事局董事沈文明等領導出席慶典。
韓國三星重工是全球知名造船企業,船舶及海工裝備的設計及建造水平均處世界領先水平,為國際海洋運輸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沙鋼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連續7年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主要工藝裝備水平躋身世界一流鋼鐵企業行列。雙方自2007年開啟合作以來,秉持共同發展的宗旨和誠信互惠的理念,精誠合作,攜手共進,實現了共贏發展,截至目前,沙鋼已累計向三星重工供應寬厚板量100萬噸。
龔盛在致辭中說,回首三星重工與沙鋼集團攜手走過的9年合作之路,無論市場形勢及供需關系如何變化,雙方都堅持長期戰略合作理念,在戰略框架協議的指導下,合作范圍不斷擴大。目前,三星重工已成為沙鋼寬厚板出口最大、最重要的客戶之一,沙鋼也成為三星重工在中國采購數量最大、最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商,特別是在船板合作方面,雙方一直保持著高層間的互訪及技術團隊的交流,合作數量、合作品質均穩步提升。2016年,沙鋼第三條寬厚板3500mm生產線將竣工投產,屆時,沙鋼的供貨尺寸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產品質量將進一步提高,三星重工的制造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
龔盛表示,未來幾年內,經濟大環境預計會持續低迷,不管是造船行業還是鋼鐵行業勢必持續艱難,希望雙方秉持共同發展的宗旨和誠信互惠的理念,一如既往地攜手共進,精誠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三星重工常務樸孝達在致辭中表示,沙鋼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發展至今正好40年,且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74位,對此表示祝賀和敬佩。2007年合作以來,沙鋼為三星重工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質的鋼材,為三星重工確保成本競爭力作出了巨大貢獻,對此表示非常感謝,希望沙鋼以后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并以此為契機,讓雙方合作發展的腳步更上一層樓。
三星物產總部常務樸浩燦對能夠參加慶典活動表示非常榮幸,他說沙鋼與三星通過技術交流實現了圓滿的溝通,成就了兩個公司的共同發展,達成了雙贏共存的關系,最終達到了100萬噸的里程碑。他表示,最近造船業也面臨與鋼鐵市場環境一樣青黃不接的窘境,希望達成更加堅定的協作關系,向著200萬噸、300萬噸供貨目標努力。
龔盛、樸孝達、樸浩燦代表三方進行了剪彩。龔盛、樸孝達還互相交換了紀念牌。
慶典儀式結束后,雙方還在沙鋼賓館進行了會晤,探討分析了當前大環境下的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面臨的困難等,一致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度過“寒冬”。
韓國三星重工是全球知名造船企業,船舶及海工裝備的設計及建造水平均處世界領先水平,為國際海洋運輸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沙鋼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連續7年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主要工藝裝備水平躋身世界一流鋼鐵企業行列。雙方自2007年開啟合作以來,秉持共同發展的宗旨和誠信互惠的理念,精誠合作,攜手共進,實現了共贏發展,截至目前,沙鋼已累計向三星重工供應寬厚板量100萬噸。
龔盛在致辭中說,回首三星重工與沙鋼集團攜手走過的9年合作之路,無論市場形勢及供需關系如何變化,雙方都堅持長期戰略合作理念,在戰略框架協議的指導下,合作范圍不斷擴大。目前,三星重工已成為沙鋼寬厚板出口最大、最重要的客戶之一,沙鋼也成為三星重工在中國采購數量最大、最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商,特別是在船板合作方面,雙方一直保持著高層間的互訪及技術團隊的交流,合作數量、合作品質均穩步提升。2016年,沙鋼第三條寬厚板3500mm生產線將竣工投產,屆時,沙鋼的供貨尺寸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產品質量將進一步提高,三星重工的制造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
龔盛表示,未來幾年內,經濟大環境預計會持續低迷,不管是造船行業還是鋼鐵行業勢必持續艱難,希望雙方秉持共同發展的宗旨和誠信互惠的理念,一如既往地攜手共進,精誠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三星重工常務樸孝達在致辭中表示,沙鋼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發展至今正好40年,且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74位,對此表示祝賀和敬佩。2007年合作以來,沙鋼為三星重工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質的鋼材,為三星重工確保成本競爭力作出了巨大貢獻,對此表示非常感謝,希望沙鋼以后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并以此為契機,讓雙方合作發展的腳步更上一層樓。
三星物產總部常務樸浩燦對能夠參加慶典活動表示非常榮幸,他說沙鋼與三星通過技術交流實現了圓滿的溝通,成就了兩個公司的共同發展,達成了雙贏共存的關系,最終達到了100萬噸的里程碑。他表示,最近造船業也面臨與鋼鐵市場環境一樣青黃不接的窘境,希望達成更加堅定的協作關系,向著200萬噸、300萬噸供貨目標努力。
龔盛、樸孝達、樸浩燦代表三方進行了剪彩。龔盛、樸孝達還互相交換了紀念牌。
慶典儀式結束后,雙方還在沙鋼賓館進行了會晤,探討分析了當前大環境下的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面臨的困難等,一致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