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板坯中間包凍塊量。2013年,針對韶鋼煉鋼廠2臺板坯連鑄機中間包停澆凍塊量大、損耗大的難題,朱遠堅帶領團隊通過優化中間包擋渣壩結構,在擋渣壩下部開一個60mm×100mm的小孔;同時,制定和開展中包凍塊重量勞動競賽,實行正激勵,提高班組的積極性,中間包凍塊由原來8.03噸降到4.43噸,年創造經濟效益250萬元。此項課題成果榮獲韶鋼2013年一季度自主管理成果發布金獎。
減少板坯頭尾坯切廢量。2014年,針對板坯頭尾坯切廢多,造成成本浪費大的問題,他又帶領團隊開展減少板坯頭尾坯切廢量攻關。通過推廣開澆渣的使用、引錠材料改進、中間包烘烤和吹氬、規范開澆和出尾坯的拉速控制、優化開澆和出尾坯的二冷配水制度等措施,頭坯由原來5米降至1米,尾坯由原來7米降至2米,大大降低頭尾坯損耗,提高頭尾坯的質量,減少切廢損失,實現年降本增效500萬元。此課題成果榮獲韶鋼2014年三季度自主管理發布金獎。同時,這種尾坯封頂工藝技術得到推廣應用,他和團隊還申請了“一種高收得率的板坯連鑄機自動封頂工藝”發明專利(審查中)。
提出扇形段開口度標定新方法。針對韶鋼4號連鑄機扇形段開口度標定每次需要臨時加標定墊塊,需要時間長,且操作工在扇形段標定過程容易出現操作誤差,造成較大生產事故的情況,朱遠堅通過認真觀察和試驗,提出了4號機扇形段開口度標定新方法。即在每個扇形段配置標準墊塊,調整扇形段標定壓力,并實施扇形段標定檢驗法。實施新扇形段標定方法后,不僅提高扇形段標定效率,還避免扇形段標定出錯,從而提高扇形段開口度精度,有效改善鑄坯質量。目前,這種方法得到推廣應用,并正在申報技術秘密。
對于煉鋼生產而言,連鑄工序事故是對生產成本的最大浪費。為有效降低漏鋼事故,3年來,朱遠堅帶領團隊開展板坯無漏鋼攻關:一是制定完善崗位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二是強化設備點檢和生產過程的點檢跟蹤,及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況,使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三是通過推廣精細化操作,認真做好每個操作細節。在朱遠堅和他的團隊的努力下,煉鋼廠4號連鑄機實現3年零漏鋼事故的突破,降本增效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