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為客戶研發的高端產品樣品將被送到用戶手中免費試用,第一批大約200多公斤。”2月6日,在河鋼鋼鐵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河鋼鋼研),大客戶服務團隊研發組長、首席工程師李杰語調沉穩,“現在,集團要求為客戶而銷售、為銷售而生產。這批產品一旦試用成功,不僅幫助客戶實現產品替代進口,轉入量產后,每噸鋼還可增加銷售收入1000元以上。”
科研人員有權整合內部所有資源
河鋼鋼研是河北省鋼鐵行業唯一獲得河北省“巨人計劃”高層次創新團隊稱號的單位,也是國內一流、河北省唯一的鋼鐵技術研發基地,具備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的實力。其現有職工97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60人,是名副其實的鋼鐵智囊庫。
受鋼鐵行業大環境的影響,河鋼集團適應新常態,抓住“市場”和“產品”兩大主題,強力推動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于是,全面推行大客戶經理制成為河鋼集團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工作,包括組建集團客戶服務中心、成立高端產品研發組、建立對接終端市場重點客戶的快速響應機制等內容,為的就是加快從傳統的賣鋼材向提供材料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商轉型。
其中,高端產品研發組由河鋼集團大客戶經理牽頭,河鋼鋼研相關技術人員負責,相關子公司技術人員共同參與,以重點客戶、高端產品的開發需求為出發點,切實提供滿足市場和和需求的產品與服務。
李杰忙碌間隙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時說:“現在,由客戶經理直接對接客戶了解需求,我們科研人員負責給客戶經理提供一個完整的技術支持。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權整合集團內部所有資源來共同完成,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用戶通過我們這一個點就‘輻射’了整個集團,省時又省力。”
大力推行EVI模式(供應商先期介入),是河鋼今年謀劃市場和產品實現新突破的重要部署。熊自柳博士負責汽車板技術服務組。近期,他了解到有多家汽車座椅生產廠在河北省備案。加緊研究后,他發現,盡管汽車座椅生產需要的品種鋼強度特別高,如座椅滑軌強度最高要求達到1500兆帕,但是測算下來,產品的市場效益很可觀。前不久,他專程走訪客戶并得到了熱情回應,結合用戶需求重點推進此項工作,現已排上了他的日程。他說:“在汽車用鋼市場方面,我們不具有先發優勢,要進入成熟市場比較困難,如何追趕?我們必須得走EVI模式,從客戶設計階段就合作研發,既要滿足客戶需求,還要創造客戶需求。”
中試基地主動為子公司提供研發服務
海爾連續多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是河鋼的重要客戶,海爾家電用板研發組也是河鋼率先成立的高端產品研發組。研發組長、首席工程師楊士弘研究海爾多年,他說:“海爾要求比較精細化,國標一個鋼種,在海爾這里就被細化成多個品種,以適應不同用途對性能的細微差別要求。簡單靠供應符合國標的冷軋板來‘不變應萬變’是行不通的。”
2015年9月份,河鋼控股海爾特鋼,與海爾共同運營彩涂板業務,為楊士弘及團隊更有效地對接海爾需求進一步打通了渠道。
“今年供應海爾彩涂的基板量要達到50%。”他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隨著海爾家電板升級,逐漸提高彩涂板的使用量,而彩涂板對基板表面質量要求高,倒逼著河鋼產品質量升級。今年,他們與海爾特鋼合作,首次采用數字模擬的方法研發供海爾的高端產品。“以前,這種研發多數使用在汽車上,現在我們把它借鑒到家電板材的研發上,運用完整的材料性能參數和零件圖紙,采用數字模擬技術,檢驗復雜成型時的材料適應性,根據模擬的指導性意見,為適用材料的下一步改進提供數據支撐。這有利于實物開發,也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等優點。”他如此強調。
目前,河鋼產品已被成功應用到海爾家電面板的生產,供應量從最初幾十噸的試用量增至上千噸批量穩定供應。包括家電面板在內,每月供應海爾各類產品1.2萬噸,且覆蓋了所有彩涂鋼板的鋼種及規格。
“以前在生產現場研發,以冷軋產品為例,一個周期下來,快的也得10多天;而采用中試平臺,一個流程下來可能就幾天時間。此外,我們在研發過程中還提供技術支持,研究成果共享,不收子公司一分錢。”熊自柳博士介紹說,“兩年來,中試基地工作思路的一個重大轉變,就是主動為子公司提供研發服務。去年僅研發高強汽車鋼品種一項就干了20多個品種,投入市場的有七八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全部實現綠色智能煉鋼是努力方向
技術創新,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還有環境效益。“合金量用得少,那么整個鋼鐵產業鏈和生命周期鏈上合金量用的就會很少,對減少碳排放、低碳生產都大有好處。”研發組長、主任工程師李雙江博士主研煉鋼工藝,特別是降本提質增效和綠色制造方面。雖然與客戶接觸不多,但煉鋼工序承上啟下的重要性決定了他肩上的擔子同樣沉甸甸。
噸鋼售價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就相當于是提高效益。某牌號的低合金高強鋼板,過去一直采用多元素合金化的生產方式,成本較高。于是,他和團隊轉變思路,采用釩氮微合金化方法。這讓產品性能達標的同時,噸鋼成本降低幾十元。2015年,通過團隊技術創新,河鋼唐鋼中厚板公司品種鋼比例提高了20%。
在河鋼全部實現智能化煉鋼是李雙江博士的夢想。去年的一次國外考察讓他印象深刻,在安賽樂米塔爾集團下的一個煉鋼廠,一個生產作業班組只有9個人,操作全部靠按紐,產品質量非常好。他說:“鋼水質量是產品質量穩定的重要條件。今年,河鋼集團大力推行智能煉鋼,就是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干擾,使產品質量更穩定。”
科研人員有權整合內部所有資源
河鋼鋼研是河北省鋼鐵行業唯一獲得河北省“巨人計劃”高層次創新團隊稱號的單位,也是國內一流、河北省唯一的鋼鐵技術研發基地,具備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的實力。其現有職工97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60人,是名副其實的鋼鐵智囊庫。
受鋼鐵行業大環境的影響,河鋼集團適應新常態,抓住“市場”和“產品”兩大主題,強力推動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于是,全面推行大客戶經理制成為河鋼集團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工作,包括組建集團客戶服務中心、成立高端產品研發組、建立對接終端市場重點客戶的快速響應機制等內容,為的就是加快從傳統的賣鋼材向提供材料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商轉型。
其中,高端產品研發組由河鋼集團大客戶經理牽頭,河鋼鋼研相關技術人員負責,相關子公司技術人員共同參與,以重點客戶、高端產品的開發需求為出發點,切實提供滿足市場和和需求的產品與服務。
李杰忙碌間隙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時說:“現在,由客戶經理直接對接客戶了解需求,我們科研人員負責給客戶經理提供一個完整的技術支持。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權整合集團內部所有資源來共同完成,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用戶通過我們這一個點就‘輻射’了整個集團,省時又省力。”
大力推行EVI模式(供應商先期介入),是河鋼今年謀劃市場和產品實現新突破的重要部署。熊自柳博士負責汽車板技術服務組。近期,他了解到有多家汽車座椅生產廠在河北省備案。加緊研究后,他發現,盡管汽車座椅生產需要的品種鋼強度特別高,如座椅滑軌強度最高要求達到1500兆帕,但是測算下來,產品的市場效益很可觀。前不久,他專程走訪客戶并得到了熱情回應,結合用戶需求重點推進此項工作,現已排上了他的日程。他說:“在汽車用鋼市場方面,我們不具有先發優勢,要進入成熟市場比較困難,如何追趕?我們必須得走EVI模式,從客戶設計階段就合作研發,既要滿足客戶需求,還要創造客戶需求。”
中試基地主動為子公司提供研發服務
海爾連續多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是河鋼的重要客戶,海爾家電用板研發組也是河鋼率先成立的高端產品研發組。研發組長、首席工程師楊士弘研究海爾多年,他說:“海爾要求比較精細化,國標一個鋼種,在海爾這里就被細化成多個品種,以適應不同用途對性能的細微差別要求。簡單靠供應符合國標的冷軋板來‘不變應萬變’是行不通的。”
2015年9月份,河鋼控股海爾特鋼,與海爾共同運營彩涂板業務,為楊士弘及團隊更有效地對接海爾需求進一步打通了渠道。
“今年供應海爾彩涂的基板量要達到50%。”他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隨著海爾家電板升級,逐漸提高彩涂板的使用量,而彩涂板對基板表面質量要求高,倒逼著河鋼產品質量升級。今年,他們與海爾特鋼合作,首次采用數字模擬的方法研發供海爾的高端產品。“以前,這種研發多數使用在汽車上,現在我們把它借鑒到家電板材的研發上,運用完整的材料性能參數和零件圖紙,采用數字模擬技術,檢驗復雜成型時的材料適應性,根據模擬的指導性意見,為適用材料的下一步改進提供數據支撐。這有利于實物開發,也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等優點。”他如此強調。
目前,河鋼產品已被成功應用到海爾家電面板的生產,供應量從最初幾十噸的試用量增至上千噸批量穩定供應。包括家電面板在內,每月供應海爾各類產品1.2萬噸,且覆蓋了所有彩涂鋼板的鋼種及規格。
“以前在生產現場研發,以冷軋產品為例,一個周期下來,快的也得10多天;而采用中試平臺,一個流程下來可能就幾天時間。此外,我們在研發過程中還提供技術支持,研究成果共享,不收子公司一分錢。”熊自柳博士介紹說,“兩年來,中試基地工作思路的一個重大轉變,就是主動為子公司提供研發服務。去年僅研發高強汽車鋼品種一項就干了20多個品種,投入市場的有七八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全部實現綠色智能煉鋼是努力方向
技術創新,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還有環境效益。“合金量用得少,那么整個鋼鐵產業鏈和生命周期鏈上合金量用的就會很少,對減少碳排放、低碳生產都大有好處。”研發組長、主任工程師李雙江博士主研煉鋼工藝,特別是降本提質增效和綠色制造方面。雖然與客戶接觸不多,但煉鋼工序承上啟下的重要性決定了他肩上的擔子同樣沉甸甸。
噸鋼售價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就相當于是提高效益。某牌號的低合金高強鋼板,過去一直采用多元素合金化的生產方式,成本較高。于是,他和團隊轉變思路,采用釩氮微合金化方法。這讓產品性能達標的同時,噸鋼成本降低幾十元。2015年,通過團隊技術創新,河鋼唐鋼中厚板公司品種鋼比例提高了20%。
在河鋼全部實現智能化煉鋼是李雙江博士的夢想。去年的一次國外考察讓他印象深刻,在安賽樂米塔爾集團下的一個煉鋼廠,一個生產作業班組只有9個人,操作全部靠按紐,產品質量非常好。他說:“鋼水質量是產品質量穩定的重要條件。今年,河鋼集團大力推行智能煉鋼,就是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干擾,使產品質量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