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結構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鋼構”)在誕生之初就懷抱“金元寶”,這不僅指其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注冊資金,更是指其蘊含的供給側改革理念將帶來的巨大紅利。該公司董事長管朝暉2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稱,僅2016年1月已新簽約4.6億元項目,未來有望融入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參與海外項目。
重慶市長黃奇帆2015年11月30日在重慶鋼構簽約儀式上稱,該公司的簽約運營拉開了重慶市鋼鐵和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大幕。
這是重慶供給側改革的一項舉措。黃奇帆分析,推廣鋼結構應用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也可化解過剩產能。鋼結構顛覆了傳統建筑模式,由工人現場建造變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備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成本大幅降低。鋼結構和材料研發設計、制作安裝、檢測維護等可以產生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鋼結構在中國將有廣闊市場。管朝暉稱,根據調研,重慶鋼結構建筑占總建筑的比例為2.9%,全國是5%,發達國家則都達到40%以上。
黃奇帆在設計重慶鋼構的未來時,認為其不僅可為重慶服務,還可輻射到中國西部或其他地區。
投資者及行業內已看到市場前景。目前,有契合“一帶一路”戰略的海外項目與該公司接觸。管朝暉透露,作為具有“投行+總承包+PPP”功能的平臺公司,重慶鋼構可與整個產業鏈及相關公司共謀合作。實際上,自宣布成立以來的3個多月內,包括中冶、中建等“中”字頭企業,工商、建設、平安等銀行都與重慶鋼構有接觸。
根據重慶市政府為加快鋼結構推廣應用及產業創新發展而在2016年發布的2號文件,到2018年,重慶市鋼結構產值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要達到5%,新建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應用鋼結構比重達50%,每年化解當地鋼鐵產能70萬噸以上。
管朝暉透露,目前,重慶鋼構與重慶大學、重慶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等單位正共同籌備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建筑科技委鋼結構專家委員會等,搭建技術平臺。
重慶市長黃奇帆2015年11月30日在重慶鋼構簽約儀式上稱,該公司的簽約運營拉開了重慶市鋼鐵和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大幕。
這是重慶供給側改革的一項舉措。黃奇帆分析,推廣鋼結構應用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也可化解過剩產能。鋼結構顛覆了傳統建筑模式,由工人現場建造變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備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成本大幅降低。鋼結構和材料研發設計、制作安裝、檢測維護等可以產生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鋼結構在中國將有廣闊市場。管朝暉稱,根據調研,重慶鋼結構建筑占總建筑的比例為2.9%,全國是5%,發達國家則都達到40%以上。
黃奇帆在設計重慶鋼構的未來時,認為其不僅可為重慶服務,還可輻射到中國西部或其他地區。
投資者及行業內已看到市場前景。目前,有契合“一帶一路”戰略的海外項目與該公司接觸。管朝暉透露,作為具有“投行+總承包+PPP”功能的平臺公司,重慶鋼構可與整個產業鏈及相關公司共謀合作。實際上,自宣布成立以來的3個多月內,包括中冶、中建等“中”字頭企業,工商、建設、平安等銀行都與重慶鋼構有接觸。
根據重慶市政府為加快鋼結構推廣應用及產業創新發展而在2016年發布的2號文件,到2018年,重慶市鋼結構產值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要達到5%,新建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應用鋼結構比重達50%,每年化解當地鋼鐵產能70萬噸以上。
管朝暉透露,目前,重慶鋼構與重慶大學、重慶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等單位正共同籌備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建筑科技委鋼結構專家委員會等,搭建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