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以來,馬鋼二鐵總廠3號高爐生產一路奏凱歌。1月份,鐵水平均日產2766噸,與去年5月份2735噸的最高水平相比提高了31噸,再創歷史新高;高爐操作燃料比、噸鐵成本、利用系數、冶煉強度、負荷等大部分經濟技術指標穩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自2015年2月份開始,該總廠開始摸索適合3號高爐合理操作制度的艱難征程。他們將高爐單道煤氣流不合理的分布形式改為適合3號高爐的“兩道煤氣流”的分布方式,到2015年5月份取得初步成功。在其后的冶煉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調整、優化和完善3號高爐的操作制度,使操作制度更為先進、合理、科學,解決了3號高爐多年生產不順的難題。3號高爐在2015年5月份基本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高效順行,并形成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成一體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
與此同時,為科學、客觀、量化地認識和把握高爐爐況的變化,該總廠立足高爐體檢制度,精心選擇了最為重要的48項參數,建立了科學、完善的高爐體檢體系。在具體生產中,該總廠要求每班工長每天必須認真記錄體檢表中的各項數據,并認真分析數據的變化趨勢,及時接收高爐給出的預警分析變化,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有力地提高了高爐操作水平和掌控能力。不僅如此,3號高爐技術人員按照PDCA循環模式,把高爐體檢實際情況及時反饋到體檢表中,不斷完善和優化體檢表,使之更為適合3號高爐的實際變化情況,提供出更加科學、準確的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高爐數據參數管理,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完善與優化高爐體檢制度,該總廠結合崗位操作規程,編制了《3號爐技術操作指導書》,要求3號高爐日常操作、工藝參數控制、報表記錄、數據查詢、故障協調處理、學習等工作要做到精準細致、精益求精,要不折不扣地按照標準化操作進行,熟練地運用于生產實踐中。
此外,3號高爐在強化設備管理,加強設備“止跑、停冒、禁滴、堵漏”等現場改進工作的同時,加大設備改造力度,通過技術攻關,一舉將高爐圓形溜槽更換為方形溜槽,使高爐布料的精度進一步提高、布料控制更為靈活、氣流控制更加準確,從而為3號高爐生產再創歷史新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15年2月份開始,該總廠開始摸索適合3號高爐合理操作制度的艱難征程。他們將高爐單道煤氣流不合理的分布形式改為適合3號高爐的“兩道煤氣流”的分布方式,到2015年5月份取得初步成功。在其后的冶煉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調整、優化和完善3號高爐的操作制度,使操作制度更為先進、合理、科學,解決了3號高爐多年生產不順的難題。3號高爐在2015年5月份基本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高效順行,并形成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成一體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
與此同時,為科學、客觀、量化地認識和把握高爐爐況的變化,該總廠立足高爐體檢制度,精心選擇了最為重要的48項參數,建立了科學、完善的高爐體檢體系。在具體生產中,該總廠要求每班工長每天必須認真記錄體檢表中的各項數據,并認真分析數據的變化趨勢,及時接收高爐給出的預警分析變化,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有力地提高了高爐操作水平和掌控能力。不僅如此,3號高爐技術人員按照PDCA循環模式,把高爐體檢實際情況及時反饋到體檢表中,不斷完善和優化體檢表,使之更為適合3號高爐的實際變化情況,提供出更加科學、準確的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高爐數據參數管理,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完善與優化高爐體檢制度,該總廠結合崗位操作規程,編制了《3號爐技術操作指導書》,要求3號高爐日常操作、工藝參數控制、報表記錄、數據查詢、故障協調處理、學習等工作要做到精準細致、精益求精,要不折不扣地按照標準化操作進行,熟練地運用于生產實踐中。
此外,3號高爐在強化設備管理,加強設備“止跑、停冒、禁滴、堵漏”等現場改進工作的同時,加大設備改造力度,通過技術攻關,一舉將高爐圓形溜槽更換為方形溜槽,使高爐布料的精度進一步提高、布料控制更為靈活、氣流控制更加準確,從而為3號高爐生產再創歷史新高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