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攀鋼降本的排頭兵,供應公司以“強化監督,從嚴管理,全面創新,打造敏捷、低成本供應鏈”為工作方針,以“創新經營模式、創新采購模式、創新降本模式、創新管控模式、創新服務模式”為工作舉措,迎難而上。
1至4月份,供應公司以拉庫控價為目標,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切實將“價格釘在墻上”,控價成果顯著,原燃料價格無一品種上漲,且部分品種價格還實現了下調,庫存維持在較高水平,確保了攀鋼釩、西昌鋼釩高爐滿負荷生產。
創新經營模式
保供服務向經營創效轉變
2016年,攀鋼面臨新的挑戰。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鋼材消費需求明顯減弱,而鋼鐵過剩產能退出緩慢,鋼材價格屢創歷史新低,產能嚴重過剩問題短期內難以化解,鋼鐵產業虧損常態化、困難長期化。
面對新常態,謀劃新發展。供應公司按照“平臺、跨界、產融、生態”的思路,穩妥推進供應體制改革,構建新型專業化運營平臺,全面保供,優化服務,把握市場,經營創效。
在新型專業化運營平臺運作下,供應公司更加積極開拓內外市場。通過逐步打開外部供應市場,抓住市場波動機遇;盤活內部市場,加強供銷協作,激活閑置資產,降低資金占用,加速資金流轉;研究拓展非攀經營,實現經營創效。
同時,供應公司利用攀鋼供應主業務,積極創建融資平臺,加強與積微物聯和產融平臺的協同,為全面保供和經營創效提供資金保障,緩解集團資金壓力,優化融資成本。
創新采購模式
構建多維度供應體系
當前,供應公司的首要任務是保證攀鋼釩、西昌鋼釩高爐生產順行,堅持總成本控制原則和高庫存策略。
圍繞提升庫存和控制價格兩個核心,供應公司通過強化資源控制,完善資源地圖,深入發展與資源主渠道的戰略合作,開展點對點維護工作,重點維護有低成本優勢的企業,建設共生共贏的生態鏈,夯實資源基礎,穩定供應主“生命線”。
通過加強溯源、尋源工作,加大優質資源開發力度,構建供大于求資源格局,加大資源掌控力度,加強周邊資源渠道維護,培育本地資源,推進本地化采購,實現資源互補與平衡,增加籌碼,構筑全方位供應“攻防”體系。
同時,該公司充分利用融資平臺,針對進口礦價格波動,加強性價比分析,擇機采購進口資源,補充區域資源缺口,平抑區域價格,改善爐料結構,緩解支付壓力;積極融入互聯網+,提高積微物聯、電子超市等電商平臺的利用效率,加大資源尋源、價格發現,實現物流優化;探索多方式零庫存制度,推動建立“有貨無庫”的準時供應系統和“無貨無庫”的即時供應制度,減少庫存資金占用,確保實現攀鋼釩、西昌鋼釩降庫目標。
創新降本模式
推進鐵血降本
采購價格不上漲,是供應公司“鐵血降本”工作的前提。
為了實現降本目標,該公司全體干部職工樹立起“精打細算、保命經營”理念,在低鋼價、低礦價、低煤價趨勢下,整合所有資源,一方面密切關注鐵路物流新規,及時跟蹤物流運價變化,另一方面采取項目制管理方式,全力以赴加大與鐵路部門的交流、談判力度,全力推進物流降本。
同時,該公司按照攀鋼制度集中、流程集中、平臺集中、招標集中的統一要求,按“1+N+授權”模式堅定、有序推進集中采購,通過規模化采購,提高降本成效;強力推進公開招標,通過對外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引入競爭,進一步擴大公開招標范圍,做到降本最大化。加強招標委托書的精細化、標準化管理。
為提高管理精度,該公司還分類別、分區域持續推進剛性降價,繼續向上游傳導壓力,針對不同區域的市場特點,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把握市場時機,分而化之,逐個擊破。
大力推進功能承包,實施品種替代,推進“標準化、通用化、國產化”工作。
為了提高市場把控能力,供應公司還強化對區域內競爭鋼廠成本、渠道、過程管控、采購方式的分析、比對,建立涵蓋鞍鋼、昆鋼等鋼鐵企業的供應數據庫,及時掌握行業、沿海先進區域市場的采購信息,并加大常規對標和專項對標工作力度,提升資源市場話語權,引領區域市場降價。
創新管控模式
打造供應“鐵軍”
事業的成功,需要制度的保障。
圍繞“科學、制衡、高效”采購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供應公司修訂完善了《價格管理辦法》、《采購管理辦法》、《計劃管理辦法》等采購管理制度,規范采購行為,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讓采購管理制度落實到位,該公司建立起多維度全方位的監督檢查機制,全面推行“盯人”、“盯事”、“盯目標”的“三盯”文化,通過堅持管辦分離、隔離制衡;堅持開放業務過程;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打造陽光、透明的采購業務機制。
為切實加強基礎管理能力建設,該公司積極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全面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完善配套制度,建立采購過程、合同執行、風險評估數據模型,加大數據分析、預判力度,及時預警,及時糾偏,全流程管控推行精細化、數字化。
為打造廉潔、高效、專業的供應團隊,該公司實施采購崗位等級序列,拓寬員工晉升通道,發揮專業技術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實施干部員工交流,完善干部員工退出機制,建立多維度績效考評體系;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四種意識”,對標“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爭當“六個先鋒”、“六個表率”;舉辦“能力·素養”體驗式培訓班,開辦規章制度、業務技能、綜合素養等培訓課程,選送青年職工參加法律、公文寫作培訓,提升干部職工的綜合素養,努力打造一支紀律嚴明、愛崗敬業、一專多能的供應“鐵軍”。
創新服務模式
推行跨界服務
推行跨界服務,需要全面提高供產運銷協同運行效率。協同用戶和供應商,提高庫存和需求的精度,以及計劃的準確性,保證生產順行。
為此,供應公司加強現場與市場的銜接,通過加大與生產環節的溝通力度,適時掌握生產運行狀態,并積極介入使用現場,實現供應商、采購部門、用戶互動監督,提升對現場的反應能力。同時,深入市場分析,把握供需變化,動態平衡資源集中度與分散度,柔性管理市場,推進現場需求和市場供給的無縫對接,提升對市場的適應能力。
為改善供需關系,提高服務質量,供應公司以強化對供方的服務意識為抓手,向供應商提供高效、精細化服務,提高供應商忠誠度,增強攀鋼對資源流向的凝聚能力。加大與具有成本優勢企業的合作力度,完善供應商動態管理機制,打造敏捷、低成本供應鏈,全面提高供應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