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探索實踐彌補不足
焦化廠之所以推行標準化作業,與其生產特殊性密不可分。焦化廠易燃易爆易中毒物質多,安全管理點多面廣;高溫露天作業粉塵煙氣控制點較多,對環保工作要求高;在全公司準時化拉動生產鏈中起到關鍵作用,生產穩定與否對高爐和軋鋼系統生產有較大影響。這些都對規范操作、精準作業提出更高要求。
一些在管理、操作中十分靈驗的好方法,竟然隨著職工退休、辭職、轉崗而逐漸流失。與此同時,使用多年的操作規程雖然內容比較全面,卻存在形式單一、篇幅過大、修訂周期較長等不足之處。
為安全管理、環境保護、穩定生產奠定基礎,促進知識管理、積累與分享——這就是焦化廠探索與實踐現場標準化作業的初衷。
構筑——“十步”管控環環相扣
焦化廠及其下屬13個生產維檢部室均成立了“一把手”牽頭的標準化作業推進機構,形成了職責明晰、協同推動的工作格局。在制度保障下,編制、審核、發布、培訓、執行、檢查、輔導、考試、評比、改進的“十步”管控環環相扣,構建起焦化廠現場標準化作業體系。
崗位操作規程、設備管理規程、安全操作規程三大規程和三標一體化,是焦化廠編制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的基礎。編寫人員首先從本崗位發生過的安全事故、較大的生產事故、嚴重設備故障的操作和檢修著手,然后針對本崗位關鍵、大型設備的操作、點檢、檢修作業,接下來是本崗位生產過程中應急處理的操作及檢修作業……這樣一來,無論是突發情況下的操作,還是日常操作和維護檢修全部都有了標準。
每逢班前會,崗位職工就要被“考試”,這在焦化廠不是什么新鮮事兒。班組長利用班前會,針對當天關鍵操作、檢修作業標準等內容抽考,要求崗位職工流利背誦。這就是正在推廣的“作業標準一口清”活動。此外,焦化廠還通過協同聯動、定期通報強化標準化作業檢查,確保過程實施有效管控;強化輔導,破解難題,促進崗位職工理解標準、掌握標準、執行標準;實行現場抽考、務求實效,提高崗位職工對本崗位作業標準的熟知度;定期開展評比活動,提高員工執行標準的積極性;不斷改進,優化標準,避免標準滯后。
成果——“全覆蓋”帶來“大豐收”
焦爐操作工序作業標準、干熄焦關鍵控制點趨勢化管理標準……不久前召開的公司標準化作業經驗交流現場會上,焦化廠領導一口氣向與會人員展示了8項標準。這8項標準僅僅是焦化廠1160項作業標準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此“全覆蓋”帶來的是一場推動生產經營的“大豐收”。
2013年,焦化廠對安全生產基礎管理、設備設施的安全狀況、作業環境與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等工作,按照標準梳理整改,獲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證書。
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標準化作業在提高效率、環境保護、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十分明顯。干熄焦部設備穩定運行能力提升,2015年創效190余萬元,減少有害物排放6000余噸;備煤部配煤準確度由98%提高到99%,確保了焦炭質量穩定;動力供應部降低能耗、備件及藥劑消耗,減少人工檢修及崗位職工工作量;煉焦三部通過崗位整合、人員優化,一年節約人工成本超過200萬元。
此外,焦化廠準時化拉動生產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標準化作業。焦化廠煤存儲方式由露天方式變為分倉分儲,儲量相比2013年減少了58%;為高爐供料方式由皮帶、焦炭庫、火車線、汽車線多種方式,轉變為按照高爐生產需求直接供料;生產操作水平和焦炭質量指標穩定提升,很好滿足了高爐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