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股份煉鋼總廠采取多種措施,成功克服KR脫硫工藝過程溫降偏大的“痼疾”。7月份以來,該廠KR脫硫扒渣平均過程溫降僅為16.1攝氏度,創KR脫硫開工以來的溫降新低,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為提高脫硫效率、降低冶煉成本、提升品種質量奠定了基礎。
KR脫硫最大優點是脫硫動力學條件好,因此脫硫率很高,但缺點是鐵水溫降偏大。一方面會造成廢鋼比和鐵水單耗降低,影響產量,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入爐鐵水溫度低,易產生鋼水回硫,影響品種質量。
為此,他們在保證脫硫效果的同時,從合理調整KR脫硫扒渣工序時間入手,單罐處理時間從投產初期的平均50分鐘左右,壓縮至今年7月份的平均19.3分鐘,降低鐵水溫降。同時,通過對比分析KR脫硫工藝與鈣鎂復合噴吹脫硫工藝鐵水冶煉回硫規律,制定《KR脫硫鐵水入爐硫定值控制》模型,根據不同冶煉鋼種對低硫鐵水硫含量要求,科學設置脫后硫,減少脫硫劑加入量,達到進一步降低脫硫過程溫降的目的。最后,通過控制吹渣槍侵入鐵水的時機、角度等方法,有效提高趕渣效果。在大幅降低扒渣鐵損、扒渣工序時間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扒渣過程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