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西新鋼公司冷軋廠酸軋線因自動化控制系統造成的設備故障得到了進一步控制,從生產線投產之初的月故障時間1000多分鐘下降到目前的300分鐘之內,比周邊鋼企同類型的酸軋機組故障時間都要低,那么這其中又有什么奧秘呢?
新鋼公司自動化部軋材自動化車間酸軋作業區,主要承擔冷軋廠酸軋線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維護工作,這是一個只有十幾個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班組,正是這個年輕的班組,卻將這條先進生產線的自控系統維護“玩”得得心應手。
據新鋼公司勞模、班長王偉介紹,新鋼公司冷軋酸軋線的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當初完全由老外進行設計調試,資料和程序都是英文版,這給后期的自動化設備維護帶來了諸多困難。面對困難和挑戰,在自動化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班組成員一方面在設備調試階段就及時跟進,努力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在后期的設備維護工作中,不斷開展技術的消化吸收工作,并從保障設備安全運行、保障產品質量這兩條主線入手,大力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工作,從而使冷軋酸軋線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備故障率逐年下降。
據了解,這個班在充分了解掌握核心技術的前提下,先后共實施了大小近200多項攻關和整改,涉及到程序優化完善,參數調整尋優,網絡整改升級,現場檢測元件改造、移位等等,攻關數量之多、范圍之廣、技術含量之高,在同行業內尚屬首次。通過對引進的酸軋機組控制系統進行攻關,這個班突破了進口設備和進口控制程序不能改變的思想,對現場檢測裝置及控制進行了優化和改造,使機組控制穩定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今年以來,這個班又有30多項技術改進項目誕生。其中由班組成員朱林鋒、趙越、陳斌紅共同發明的“一種測厚儀高壓射線源電源的接線結構”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另外,由班長王偉總結的“新鋼公司冷軋酸軋自動化控制系統消化吸收與創新”項目也正在申請新鋼公司科技項目進步獎。目前,這個班已有3個項目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趙越“快捷查找酸軋工藝段故障先進操作法”。
談及后續工作,班長王偉告訴記者,班組成員正在自己動手把整個冷軋酸軋機組操作界面改成中文,而這項工作,德國西門子技術人員要價是300萬元。此外,這個班還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運用計算機模型設計,已積極介入了公司部分新品開發工作,為公司生產具有更高競爭力的產品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