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淡季態勢平衡,回籠壓力仍會保持
隨著天氣轉冷,年末市場逐漸進入需求淡季,供需總體呈弱平衡態勢,鋼價低位波動;對于明年經濟將繼續平穩發展,鋼材需求保持增長。但供于求市場態勢短期內仍難以扭轉,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小;在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對我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但也存在下行風險和結構性壓力。隨著國家“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從宏觀數據看,今年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能達到或超過7.5%的既定目標,將繼續實施積極地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拉動鋼材需求繼續保持增長。
受到淡季市場需求年末資金回籠壓力較大因素影響,對鋼材社會庫存將繼續向較低水平靠近。在需求淡季,降低鋼材庫存主要依靠鋼材價格的降低來實現,后期鋼材仍會保持低位拉動運行走勢。
“寒冬”論漫漫,冬儲旺盛需求
近這些年來,即便中國鋼材市場在“寒冬”論。以訛傳訛,認為中國鋼材市場已經步入“寒冬”,甚至還是漫漫“寒冬”,短時期內難以結束。以鋼貿商放棄“冬儲”,所以今年全國鋼材庫存增加不多,估算最多新增庫存3000萬噸。據分析預算,在2013年中國實際粗鋼需求已經達到8億噸,同比增長5%以上,比先前預期要好很多。
旺盛需求予以了國內鋼鐵產量更大釋放空間,據寶源鋼網分析統計,在2013年1-11月,全國粗鋼產量71286萬噸,同比增長7.8%,比上年同期提速4.9個百分點;鋼材產量97878萬噸,增長11.5%,提速4.3個百分點。在國內產量提速的同時,前11月中國鋼材進口增長2%,多年來首次扭轉下降局面,其中11月份進口增幅達到17.8%。中國鋼材進口轉降為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鋼材市場確實是在升溫。
最后是經濟效益情況明顯好轉,卻遠遠超出去年同虧損52.23億元的水平。因此,分析樂觀預測,在今年鋼鐵行業利潤超去年10倍以上的幾率較大。
而在所謂市場的“寒冬”中,不能只用價格是否下跌一項指標進行衡量。況且,今年鋼材平均價格跌幅有限,沒有超出10%,算不上是深幅跌落。在市場“寒冬”中,是要倒下許多企業的。
比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中,就倒下了一大批銀行,也包括很大的投資銀行。如果沒有多少企業破產,大家日子都還過得去,并且開足馬力生產鋼材,不斷創下新高,鋼鐵產能亦繼續膨脹,進出口形勢越來越好,這種局面豈能稱作“寒冬”?
分析觀點來看,世界上哪里有這么活蹦亂跳、活力四射的“寒冬”?由此可見,2013年中國鋼材市場雖感深秋涼意,但“寒冬”局面卻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