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轉方式、調結構,柳州的冶金產業早改變了以前那種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發展模式,把產品的差異化和高度化擺在核心發展位置,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2013年新出榜
的中國500強企業——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在全國鋼鐵行業一片虧損的慘淡形勢下,通過差異化和多元化發展,增長穩中有進,依然保有盈利。
一線采風
2013年12月26日上午9時,隨著皮帶緩緩開啟,配合煤依次進入篩分、調濕、選粉系統,柳鋼又一節能減排項目——焦化煤調濕技術改造工程正式竣工投產。項目投產后,可蒸發掉濕煤中約4%的水分,每噸焦炭可降低耗熱量約150兆焦,每年可以減少標煤消耗量約2萬多噸,減少焦化廢水產生量約15多萬噸,增產焦炭5萬噸以上。
百姓點贊
親歷柳州工業“百億、千億元之路”的柳鋼老工人呂華盛說:“柳州工業突破4000億元大關,又沖上一個新臺階,作為曾經的柳州工人,真心感到驕傲,希望柳州工業發展再創輝煌。”為柳州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2000億、3000億元慶典進行過表演的柳鋼醒獅隊的隊長韋樹雙說:“這些年,工業拉動了柳州快速發展,柳州財力增強后興建的民心民生工程不知圓了多少百姓的夢。”
騰躍力量
作為廣西工業巨頭,柳鋼開創冶金業循環經濟的新時代,實現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產能效益向優質增效轉變,產品結構向高端轉變,在工藝技術裝備上脫胎換骨。2004年柳鋼成為廣西首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2010年鋼和鋼材產量雙雙突破1000萬噸,柳州躋身中國千萬噸鋼鐵城市。
2013年,鋼鐵行業身處“嚴冬”,柳鋼人以超常的智慧打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攻堅戰,策劃和開發了35個附加值較高的新產品,品種鋼產銷量累計達873萬噸。其中,中、高檔品種鋼比例為42.2%,同比增加7.9個百分點,均刷新企業歷史紀錄。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600億元大關,全年綜合降低成本達20多億元,既深化了優質增效,又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柳鋼高度重視綠色節能、減排降耗工作。近年先后淘汰煉鐵、煉鋼落后產能400多萬噸,建成了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站等50多項先進的節能環保項目,節能環保與循環經濟建設水平領先行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協同發展。
發展愿景
“優化采購結構、優化過程控制、優化品種結構,這是柳鋼突圍鋼材市場同質化產品競爭的三把‘利劍’,其中‘優化品種結構’首屈一指。”柳鋼(集團)公司總經理甘貴平說,鋼鐵行業已經持續了五年的嚴峻考驗,鋼材價格一路低走,放松就會被趕超,落后就要被淘汰,柳鋼要逆勢突圍,唯有求變、求進、求強,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