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陜鋼漢鋼設備管理中心積極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通過優化作業流程及深挖職工潛能,采取小改造、自主修、巧配送三模式,將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實處。
小改造,創效益。為積極配合公司生產所需物料的轉運工作,中心利用自有翻斗車轉運焦炭、石子、石沫等,但因車幫較低,每次拉運物料有限,也使得單趟轉運費用成本偏高。為了進一步降低車輛運行成本,中心積極與生產技術部、煉鐵事業部溝通,對翻斗車實施小改造,即加裝高幫。通過此項舉措,原來需要兩車轉運的物料,現在一車即可完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燃油費用。
自主修,出成效。中心自推行TPM全員自主維修活動以來,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小病不出站、大病有診斷”的原則。通過自主學習及現場集中培訓車輛維修知識的同時,配送司機先后維修25T吊車集成電路、更換翻斗車液壓油、叉車液壓油管等。初步計算,為公司節約外委維修工時費、材料費等3萬余元。同時,結合作業項目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也培養鍛煉了維修隊伍。從而達到維修費用低、質量高、運行故障率少的目的。
巧配送,增效益。目前裝卸人員緊缺,中心為滿足生產物資配送需求,以保質量、抓進度為著力點,根據各單位每日遞交的物資配送申請單,由配送班長按照需求單位、車型類型、配送時間進行統一登記、篩選、組合,對生產急需物資及大修、檢修備件優先配送。同時采取“多家物資一車配,保質保量無浪費”的原則,按照輕重配裝合理、大小不同的貨物搭配裝車,不但在載重方面達到滿載,而且也充分利用車輛的有效容積,達到最大利用化,保障生產物資配送及時、高效運達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