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公司提出的挖潛增效工作要求,陜鋼漢鋼煉鐵事業部脫硫系統從實際出發,立足崗位,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指標,節能降耗,不斷壓縮水、電、氣的消耗,能改則改、能修必修,生產成本數月環比呈下降趨勢。
數據對比“降”費用。面對目標任務,脫硫嚴把工藝指標,加強對設備的專業點檢,采取數據對比法,總結分析當月各類成本綜合情況,將燒結礦產量、電耗、水耗、其他能耗(氮氣、壓縮空氣)、維修費用等逐一進行詳細比較,呈逐月下降趨勢。制定增效降耗方案,每次開停機控制在半小時內,節約電費1200元(電除塵每小時電耗2400,現縮短半小時節約1200元)。
細枝末節“擠”水分。“節能降耗就像擰濕毛巾,擰一擰,總會擠出點水分。”工段真正做到了不放過每一個節約成本的機會,備件實行“三堅決”管理法,能修復的堅決不領新備件,能用邊角廢料的堅決不領成品,能自制的堅決不報計劃外購。員工從細微處做起,自覺踐行節能降耗。班組根據兩塔PH值、密度、氯離子濃度決定重復使用石膏漿液量,雙系統節約回用水300噸/天,新水100噸/天,預計每月節約水費32040元。
精打細算“摳”效益。工段在費用控制上,較大程度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對廢舊材料“吃干”、“榨盡”,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對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嚴格分揀,按類別堆放整齊;對有修復價值的物資及時組織修復和復用,月重復利用布袋50條,節省了布袋使用費用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