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5月2日)商品多數上漲,黑色系與農產品上揚,截止下午收盤,鐵礦石大漲4.71%,橡膠上漲3.5%,菜粕上漲3.08%,豆粕、滬鋅、豆一、螺紋鋼、滬錫漲逾2%,而跌幅方面,滬鋁下挫2.64%,白銀、錳硅跌逾1%。
利多因素積聚
4月28日,鐵礦石收報521元/噸,大漲4.51%。筆者分析,目前市場利多因素積聚,預計短期市場價格仍將振蕩走強。
房地產行業繼續向好
最近一段時間,樓市調控政策繼續加碼。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筆者注意到,管理層加強了金融監管,因此,當前央行不大可能繼續主動大幅收緊流動性,這意味著中國的金融資本和土地資本結合的局面仍將繼續。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1%,增速比1—2月提高0.2個百分點,創2015年3月以來最快增速。房地產行業對一季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2%,這表明中國經濟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筆者認為,今年房地產政策應該是以求穩為主,抑制投機行為,防止房價大漲大跌。
在經歷了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之后,市場對房地產稅的意外出臺充滿想象。4月28日晚,新京報發布一條重要新聞“北京地區新房、二手房房貸政策再次收緊”,自5月1日起,部分銀行的新房、二手房的首套房執行基準利率,二套房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同日,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中國社科院數量所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2017年中國經濟前景分析》指出,中國迫切需要盡快實施累進制的房地產稅和遺產稅。筆者分析,房地產稅的征收,對改善地方政府過分注重房地產開發和交易環節稅負的短期行為有一定幫助,可避免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一次性稅收傾向。因此,房產稅將起到穩定房價的作用。
突發事件導致鋼廠大量補庫
為推動地條鋼盡快出清,5月2日至25日,去產能部聯席會將派出9個工作組對各地“地條鋼出清”開展專項督查。預計到7、8月,部際聯合會還將對各省市地條鋼出清工作進行總驗收。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為了保證空氣質量,大會采取大規模的京津冀鋼廠限產政策。這些因素都將對鋼價產生一定的提振作用。部分鋼廠認為受“一帶一路”會議影響,交通管制范圍會擴大,因此近期對進口礦采購量有所加大。港口現貨價格持續上調,貿易商挺價意愿較強。
另外,“五一”假期之前,鋼市終端出現補庫現象,現貨鋼市連續放量,部分商家甚至有了惜售待漲的心理。4月30日午后,因下游帶鋼、建材和型材價格大漲,唐山部分普碳鋼坯報價上漲70元/噸,含稅出廠價3010元/噸,較24日的2720元/噸上漲了290元/噸,這使得前期處于盈虧邊緣的鋼企盈利出現好轉。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4月28日,鋼坯理論利潤回升至400元/噸左右。鋼企盈利向好,生產積極性較高。筆者認為,鐵礦石將追隨鋼價進一步上漲。
港口貿易礦風險下降
巴西淡水河谷一季度鐵礦石產量達8620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較去年同期增長11.2%。此為一大利空,意味著鐵礦石的供應壓力增大。但消息公布后,鐵礦石期貨價格不跌反漲,表明此利空早已為市場所消化。接下來的4月26日,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稱,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產量受到颶風和潮濕天氣影響較上季下滑11%,至5358萬噸,2017年鐵礦石產量目標下調至2.31億—2.34億噸。此為一大利多,并且不在市場的預期之中,從而進一步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
國內方面,截至4月28日當周,港口貿易礦庫存從3月初的近8600萬噸大幅下降至4263萬噸,其在港口庫存中的占比從66%降至32%。今年3月以來,高品礦集中到港,港口高品礦庫存增加,化解了自去年9月以來的鐵礦石結構性矛盾,導致鐵礦石價格持續5周大幅下跌。礦價的大跌又使得港口貿易礦庫存規模大幅下降,當庫存降到一定程度時,礦價因供應減少又將反彈。
綜合上述因素,筆者判斷,房地產巿場好于預期,鋼鐵廠商生產的積極性和貿易商囤貨意愿均有所上升。從鐵礦石1709合約的日K線走勢圖上看,當前價格已向上突破多條均線,并且持倉量也創出了新高,表明市場資金做多意愿強烈,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
去庫存進程延后
在經歷兩個月的下跌行情后,滬膠期貨自身的利空風險得到充分釋放,單邊回落走勢也因此切換至橫向弱勢整理格局。其中,主力1709合約在五一節前一周徘徊于14000—15000元/噸窄幅運行,期價反彈無力,但下探缺乏新的利空,暫難突破前低。鑒于歐日央行未跟隨美聯儲采取緊縮政策,對商品的負面壓力或可緩解。然而,天膠供需面乏善可陳,仍將表現為偏弱狀態,處在多空微平衡之下,膠價料延續橫向整理態勢。
歐日央行未采取緊縮政策
隨著美國經濟繼續向好,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開始提上日程。4月5日公布的3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顯示,只要經濟數據保持強勁,美聯儲將在年底左右采取縮表措施。出人意料的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場負面情緒再度升溫,同時投資者也擔憂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會受到影響而緊跟美聯儲的收縮步伐。值得欣慰的是五一節前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并未效仿美聯儲的鷹派態度,仍持有偏鴿派的觀點,維持原有利率水平和量化寬松規模不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安撫了投資者的緊張情緒,也緩解了近期商品期貨繼續走低的壓力。
國內供應步入增長周期
由于天膠產區受白粉病侵害嚴重,截至4月底,云南西雙版納和海南仍未開啟全面開割模式,還維持著少量試割的狀態,所以膠水貨源并不充足,各膠廠收膠無法滿足自身需求。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4月底原料膠水價格在13.5—13.6元/公斤,膠塊在12.5—12.8元/公斤,次二級原料在12.2元/公斤。不過,步入5月以后,隨著氣溫升高,白粉病對橡膠樹的危害有望得到緩解,主要因為白粉病流行于橡膠樹大量抽嫩葉的春季,此時正處于低溫陰雨環境,恰是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氣候條件。一旦氣候條件轉向高溫狀態,橡膠樹白粉病會明顯得到遏制,從而有利于產膠量的恢復。因此,后期云南和海南產膠區將陸續全面開割,新膠供應將迎來增長周期。
下游輪胎需求不及預期
在上游原料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下游輪胎行業成品價格跌幅卻并不同步。產業鏈傳導不及時令4月國內輪胎企業在喪失低價優勢后,出貨壓力顯著增大,從而導致其中一部分企業開工多維持中低水平。除此以外,4月國內輪胎替換市場低迷,僅依靠配套市場支撐的輪胎廠也不得不降低開工水平。可以看到,4月國內全鋼企業和半鋼企業紛紛調低開工率,其中半鋼輪胎生產企業月均開工率為68.97%,較上月下滑4.41個百分點,與2016年同期相比下滑6.15個百分點;山東地區全鋼胎企業平均開工率為66.93%,較上月開工下滑2.08個百分點。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導致輪胎企業因自身成品庫存壓力增加而放緩了原料采購計劃,從而令流通環節庫存不斷累積,截至4月底,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達到了22萬噸。
綜合以上分析,伴隨著云南和海南產區白粉病災害有望改善的預期,5月國內新膠供應量將逐漸增多,而下游輪胎行業需求不濟或致使供需矛盾集中體現于中游流通環節,從而令橡膠去庫存進程延后。在偏弱供需面的制約下,后期滬膠期貨難有上行動力,料維持在14000—15000元/噸構筑中期振蕩平臺。
利多因素積聚
4月28日,鐵礦石收報521元/噸,大漲4.51%。筆者分析,目前市場利多因素積聚,預計短期市場價格仍將振蕩走強。
房地產行業繼續向好
最近一段時間,樓市調控政策繼續加碼。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筆者注意到,管理層加強了金融監管,因此,當前央行不大可能繼續主動大幅收緊流動性,這意味著中國的金融資本和土地資本結合的局面仍將繼續。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1%,增速比1—2月提高0.2個百分點,創2015年3月以來最快增速。房地產行業對一季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2%,這表明中國經濟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筆者認為,今年房地產政策應該是以求穩為主,抑制投機行為,防止房價大漲大跌。
在經歷了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之后,市場對房地產稅的意外出臺充滿想象。4月28日晚,新京報發布一條重要新聞“北京地區新房、二手房房貸政策再次收緊”,自5月1日起,部分銀行的新房、二手房的首套房執行基準利率,二套房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同日,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中國社科院數量所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2017年中國經濟前景分析》指出,中國迫切需要盡快實施累進制的房地產稅和遺產稅。筆者分析,房地產稅的征收,對改善地方政府過分注重房地產開發和交易環節稅負的短期行為有一定幫助,可避免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一次性稅收傾向。因此,房產稅將起到穩定房價的作用。
突發事件導致鋼廠大量補庫
為推動地條鋼盡快出清,5月2日至25日,去產能部聯席會將派出9個工作組對各地“地條鋼出清”開展專項督查。預計到7、8月,部際聯合會還將對各省市地條鋼出清工作進行總驗收。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為了保證空氣質量,大會采取大規模的京津冀鋼廠限產政策。這些因素都將對鋼價產生一定的提振作用。部分鋼廠認為受“一帶一路”會議影響,交通管制范圍會擴大,因此近期對進口礦采購量有所加大。港口現貨價格持續上調,貿易商挺價意愿較強。
另外,“五一”假期之前,鋼市終端出現補庫現象,現貨鋼市連續放量,部分商家甚至有了惜售待漲的心理。4月30日午后,因下游帶鋼、建材和型材價格大漲,唐山部分普碳鋼坯報價上漲70元/噸,含稅出廠價3010元/噸,較24日的2720元/噸上漲了290元/噸,這使得前期處于盈虧邊緣的鋼企盈利出現好轉。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4月28日,鋼坯理論利潤回升至400元/噸左右。鋼企盈利向好,生產積極性較高。筆者認為,鐵礦石將追隨鋼價進一步上漲。
港口貿易礦風險下降
巴西淡水河谷一季度鐵礦石產量達8620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較去年同期增長11.2%。此為一大利空,意味著鐵礦石的供應壓力增大。但消息公布后,鐵礦石期貨價格不跌反漲,表明此利空早已為市場所消化。接下來的4月26日,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稱,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產量受到颶風和潮濕天氣影響較上季下滑11%,至5358萬噸,2017年鐵礦石產量目標下調至2.31億—2.34億噸。此為一大利多,并且不在市場的預期之中,從而進一步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
國內方面,截至4月28日當周,港口貿易礦庫存從3月初的近8600萬噸大幅下降至4263萬噸,其在港口庫存中的占比從66%降至32%。今年3月以來,高品礦集中到港,港口高品礦庫存增加,化解了自去年9月以來的鐵礦石結構性矛盾,導致鐵礦石價格持續5周大幅下跌。礦價的大跌又使得港口貿易礦庫存規模大幅下降,當庫存降到一定程度時,礦價因供應減少又將反彈。
綜合上述因素,筆者判斷,房地產巿場好于預期,鋼鐵廠商生產的積極性和貿易商囤貨意愿均有所上升。從鐵礦石1709合約的日K線走勢圖上看,當前價格已向上突破多條均線,并且持倉量也創出了新高,表明市場資金做多意愿強烈,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
去庫存進程延后
在經歷兩個月的下跌行情后,滬膠期貨自身的利空風險得到充分釋放,單邊回落走勢也因此切換至橫向弱勢整理格局。其中,主力1709合約在五一節前一周徘徊于14000—15000元/噸窄幅運行,期價反彈無力,但下探缺乏新的利空,暫難突破前低。鑒于歐日央行未跟隨美聯儲采取緊縮政策,對商品的負面壓力或可緩解。然而,天膠供需面乏善可陳,仍將表現為偏弱狀態,處在多空微平衡之下,膠價料延續橫向整理態勢。
歐日央行未采取緊縮政策
隨著美國經濟繼續向好,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開始提上日程。4月5日公布的3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顯示,只要經濟數據保持強勁,美聯儲將在年底左右采取縮表措施。出人意料的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場負面情緒再度升溫,同時投資者也擔憂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會受到影響而緊跟美聯儲的收縮步伐。值得欣慰的是五一節前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并未效仿美聯儲的鷹派態度,仍持有偏鴿派的觀點,維持原有利率水平和量化寬松規模不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安撫了投資者的緊張情緒,也緩解了近期商品期貨繼續走低的壓力。
國內供應步入增長周期
由于天膠產區受白粉病侵害嚴重,截至4月底,云南西雙版納和海南仍未開啟全面開割模式,還維持著少量試割的狀態,所以膠水貨源并不充足,各膠廠收膠無法滿足自身需求。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4月底原料膠水價格在13.5—13.6元/公斤,膠塊在12.5—12.8元/公斤,次二級原料在12.2元/公斤。不過,步入5月以后,隨著氣溫升高,白粉病對橡膠樹的危害有望得到緩解,主要因為白粉病流行于橡膠樹大量抽嫩葉的春季,此時正處于低溫陰雨環境,恰是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氣候條件。一旦氣候條件轉向高溫狀態,橡膠樹白粉病會明顯得到遏制,從而有利于產膠量的恢復。因此,后期云南和海南產膠區將陸續全面開割,新膠供應將迎來增長周期。
下游輪胎需求不及預期
在上游原料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下游輪胎行業成品價格跌幅卻并不同步。產業鏈傳導不及時令4月國內輪胎企業在喪失低價優勢后,出貨壓力顯著增大,從而導致其中一部分企業開工多維持中低水平。除此以外,4月國內輪胎替換市場低迷,僅依靠配套市場支撐的輪胎廠也不得不降低開工水平。可以看到,4月國內全鋼企業和半鋼企業紛紛調低開工率,其中半鋼輪胎生產企業月均開工率為68.97%,較上月下滑4.41個百分點,與2016年同期相比下滑6.15個百分點;山東地區全鋼胎企業平均開工率為66.93%,較上月開工下滑2.08個百分點。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導致輪胎企業因自身成品庫存壓力增加而放緩了原料采購計劃,從而令流通環節庫存不斷累積,截至4月底,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達到了22萬噸。
綜合以上分析,伴隨著云南和海南產區白粉病災害有望改善的預期,5月國內新膠供應量將逐漸增多,而下游輪胎行業需求不濟或致使供需矛盾集中體現于中游流通環節,從而令橡膠去庫存進程延后。在偏弱供需面的制約下,后期滬膠期貨難有上行動力,料維持在14000—15000元/噸構筑中期振蕩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