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介紹一下《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標準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實施標準化戰略是加快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際、“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時,我國面臨著實現碳達峰目標愿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任務部署、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等新形勢、新要求,統籌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進一步加強標準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
問:目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現狀如何?
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圍繞標準化頂層設計、重點標準供給、標準化服務能力提升、標準宣貫實施等開展一系列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加強標準化頂層設計。“十二五”以來,以引導性、協調性、系統性、創新性為原則,結合我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需求、綠色制造戰略部署以及“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先后印發實施《工業和通信業節能與綜合利用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方案》《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成套成體系地推進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
二是推動重點標準制修訂。聚焦工業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裝備、綠色制造、碳達峰碳中和等重點任務,深度發掘產業標準化需求,組織有關標準化機構開展重點標準制修訂,累計發布實施千余項綠色低碳領域標準,為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實施提供標準支撐。
三是提升標準化服務能力。依托節能服務進企業、工業節能監察培訓、綠色低碳發展培訓等宣貫活動,面向地方工信主管部門、第三方服務機構、重點企業等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能源消耗限額、重點用能設備能效等級、重點行業綠色工廠創建評價等標準培訓,累計參訓人員超萬人,標準化服務效能得到提升。
四是加強標準應用實施。“十三五”以來,持續深入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工業節能診斷,重點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企業遴選,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標桿培育,廢鋼鐵、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培育遴選等工作,加強政策、標準聯動,多措并舉強化標準宣貫及應用,引導企業對標達標。
問:《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實施方案》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明確工作總體要求和2027年、2030年的分階段目標。二是實施三項重點行動,包括:標準急用攻堅行動,圍繞市場需求迫切、減排貢獻突出、供應鏈帶動作用明顯的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以及大宗工業固廢、新興固廢綜合利用和廢舊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加快行業亟需標準研究,補齊標準供給的短板及弱項。標準創新引領行動,圍繞工業綠色微電網、清潔低碳氫、環保裝備等綠色低碳產業,以及數據中心、能碳數據統計核算、數字化能碳管理等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等新興領域,推動關鍵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以標準創新引領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標準提升更新行動,圍繞節能節水標準更新、綠色制造標準迭代升級等方面,以標準升級帶動工業用能、用水結構優化和能效、水效提升,支撐完善綠色制造標桿梯度培育體系。三是強化基礎保障,圍繞加強統籌協調、政策保障和能力建設,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高質量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各項工作。
問: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下一步組織落實《實施方案》方面有哪些考慮?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實施方案》宣貫解讀,清單式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領域重點標準研究,強化標準宣貫實施與效果評估,持續增強綠色低碳標準化效能,為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堅實的標準保障。
一是統籌推進標準化工作。充分發揮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低碳標準化總體組職能,組織研究編制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低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基礎性、綜合性標準研究。按年度編制重點標準制修訂清單,加強跨行業、跨領域標準協調,提高標準立項的科學性、規范性和系統性。
二是加強標準宣貫應用。充分發揮標準化機構、行業協會等橋梁紐帶作用,面向企業持續開展標準解讀宣貫活動,引導企業知標、學標、對標、達標。加強標準與規劃政策銜接,強化標準在綠色低碳相關規劃、產業政策中的應用,推動將標準納入檢驗檢測、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活動,持續提升標準應用效能。
三是加強標準化能力建設。強化標準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報批、發布、貫標、評估、復審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綠色制造、碳達峰碳中和等重點領域打造標準化應用典型標桿,加強各行業標準化機構合作交流,提升標準化人員能力,助力標準研制“快”、供給質量“優”、作用發揮“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