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鋼煉鐵廠實現年產生鐵1680萬噸,風溫1200℃、煤氣利用率47.06%,風溫、煤氣利用率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噸鐵成本2495元,同比降低241元,有力促進了全廠降成本2.58億元。
2013年,該廠以“創新、突破”為主線,持續推進管理提升,堅決解放思想,切實轉變觀念,科學組織生產,努力降低原燃料消耗和生鐵成本。通過轉變思想觀念、管理思路和操作模式,緊緊抓住高爐順行和降低生鐵成本兩個關鍵,有效推動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有序開展。
圍繞公司“5811”及廠部“6810”重點工作,實施項目化管理,充分發揮鐵前資源整合優勢,采用項目管理式方法訂目標、訂責任人、訂措施、訂節點進行,成本管控措施得力,推進全流程降成本工作,大力推進經濟配煤配礦、優化噴吹煤結構、二次資源回收利用、優化生產組織以及高爐經濟運行模式。
細化流程管理,優化生產組織,創新高爐操作管理模式,對整個煉鐵工序流程進行實時動態跟蹤,及時掌握上下工序生產及檢修信息,做好鐵鋼平衡工作,控制好生產節奏,動態調節鐵水產量,配合公司“零庫存”生產管理及產品結構調整,保證生產組織的均衡、穩定。
運用先進管理工具,加快精益管理與全面質量管理的融合,構筑攻關型、鞏固型和經營運營型的“三型”精益管理體系。選派78名管理人員參加六西格瑪培訓。注重精益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實踐應用。確定公司級重點精益六西格瑪管理項目3個。通過每月評選“質量標桿爐”,有效地促進了鐵水質量的穩步提升。生鐵[S]達標率94.90%。
持續對標挖潛,始終關注并跟蹤行業內先進企業的經濟技術指標和低成本制造情況。以對標活動為重要載體,追趕行業先進水平,深入推進管理提升。查找和發現存在的技術瓶頸和管理短板,制訂改進措施,促進了管理水平提升。七高爐平均風溫使用水平1230℃;八高爐平均利用系數2.689t/m3·d,燃料比503.9kg/t,均刷新歷史紀錄,為國際先進水平,不僅成為鐵廠高爐指標創新的典范,還促進了全廠燃料消耗下降。當年,僅燃料消耗,全廠就創經濟效益1.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