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鋼公司軋鋼廠一棒線作業區甲班是一棒線主體生產班組之一。2016年,在軋鋼廠“八在班組”團隊競賽中獲得4枚金牌、7枚銀牌,并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年度“金牌班組”;在水鋼“六進建功”班組競賽中獲“戰狼”和“頭狼”班組榮譽,今年又被評為“貴州省工人先鋒號”班組。
工作中,班組職工以“保安全、抓生產、攻指標”為重心,精細操作,開拓創新,在急、難、險、重工作面前,一馬當先,承擔作業區改軋、檢修工作。2016年,班組承擔日常改軋18次,檢修4次。其中在1月份一棒線中修中,班組承擔了軋線地溝清理任務;在12月份加熱爐水梁候補澆筑料過程中,克服200多攝氏度的爐內溫度,出色完成了作業區賦予的工作。
軋鋼廠一棒線作業區是1988年建設的老生產線,主體設備還延續原西德復二重軋機。為提高生產率,生產甲班職工積極開展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解決工藝設備難題。2016年共提出“金點子”10條,累計創效1005775元。其中,班長陳龍參與提出的中、精軋之間增設三輥壓鋼器的“金點子”,每月可減少堆沖鋼5.33支,年創效30余萬元。職工姚少祥參與提出的五組鏈對齊的優化改進,每月可降低故障時間98分鐘。職工陳興富提出的粗軋料型尺寸優化改進,可降低粗軋緊湊式軋機堆鋼影響,降低勞動強度,創效20余萬元。
面對生產任務重、崗位人員緊張的雙重矛盾,班組結合緊缺崗位實際開展“一崗多能”“兼崗作業”“師帶徒”等培訓,有12名職工具備“一崗多能”操作技能,3人持雙證。職工積極參與設備檢修工作,2016年,發現和實施設備故障處理85項,參與處理設備故障128項。盡管人員少,他們卻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2016年實現產量成材率第一名的好成績,連續3年未發生安全事故。
“‘貴州省工人先鋒號’是對我們成績的認可,但榮譽更是一劑催化劑,激勵大家在工作中團結協作,奮力拼搏,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班長陳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