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鋼京唐公司煉鐵部攻關小組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煉鐵一高爐成功兌入5%的氧氣。而后,經過兩次加大氧氣配加量,氧氣兌入量達到20%,氧煤槍噴吹技術攻關第一階段工作成功完成。
采用氧煤槍噴吹,一方面有利于煤粉在風口回旋區充分燃燒,提高冶煉強度,增加鐵水產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從而大幅降低煉鐵成本。1992年德國蒂森一號高爐開始采用氧煤槍噴吹工藝。隨后,日本鋼管、韓國浦項等相繼采用了高爐氧煤槍噴吹技術。一直以來,國外對氧煤槍噴吹工藝技術極端保密,國內各大鋼鐵企業盡管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嘗試,但尚無一家成功投用。
京唐公司煉鐵一高爐由于缺少氧煤槍噴吹工藝技術的相關資料等原因,氧煤槍噴吹工藝一直未投入運行。面對嚴峻的鋼鐵市場形勢,進一步降低煉鐵生產成本勢在必行。京唐公司煉鐵部以打贏公司經營生產建設攻堅戰為己任,深入探索大高爐冶煉技術。進入2013年,該部將氧煤槍噴吹工藝技術作為重點攻關項目,并由部領導掛帥組織推進。
投用氧煤槍噴吹工藝存在極大風險。如果氧氣與煤粉混合比例不當,管道中存在雜質,氣體壓力波動等,都可能造成爆炸。為此,京唐公司煉鐵作業部決定采取分階段逐步提高氧氣比例的方式,穩步推進氧煤槍噴吹工藝技術攻關項目。氧氣、氮氣壓力波動,一直是制約氧煤槍噴吹工藝投用的瓶頸。攻關小組在對氧煤槍進行拆解檢查時,發現氧煤槍冷卻管道中存有少量煤粉。這一情況立即引起了攻關小組的注意。氧煤槍在噴吹過程中往氧煤槍冷卻管中返煤,如果冒然投入氧氣,極有可能導致氧氣管路爆炸。為此,攻關小組召開了專題研討會,與設計單位、氧煤槍廠家共同商討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反復研究和探索,終于解決了噴槍返煤的難題。他們在原設計氧氣管道和氮氣管道的基礎上,分別增加調節閥等,同時對氧氣、氮氣管道進行改造,確保氮氣、氧氣穩定供應。
經過長達五個月的努力和探索,京唐公司煉鐵一高爐氧煤槍噴吹系統通過河北省唐山市特檢所驗收。試運行以來,高爐爐況運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