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累計發行11846.93億元,新增債券資金超過六成用于在建項目,重點投向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鐵路、公路、城鎮公共基礎設施等。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郝磊表示,去年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批準提前下達了部分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39萬億元。截至2019年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累計發行11846.93億元,占提前下達部分的85.2%。今年3月份,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又下達了剩余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目前2019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3.08萬億元已全部下達,財政部已經要求各地加快發行和使用。
據郝磊介紹,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使用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發行進度大幅提前,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后,地方新增債券發行比往年提前了4-5個月時間。二是融資成本顯著下降,一季度新增債券平均利率3.34%,較2018年平均發行利率3.89%下降55個基點。三是債券平均期限更長,達到7.37年,較2018年平均期限增加約1.27年,其中10年期及以上債券發行規模4198億元,占一季度新增債券的35.4%。四是資金使用重點用于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根據地方上報數據初步統計,新增債券資金超過六成用于在建項目,重點投向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鐵路、公路、城鎮公共基礎設施、“三區三州”等重點地區脫貧攻堅、污染防治、鄉村振興、水利等領域重大公益性項目,對當前穩投資、促消費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財政部將加大工作力度,指導和督促各地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資金使用,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法定債券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全年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郝磊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22日起,寧波、浙江、四川、陜西、山東、北京先后通過財政部政府債券發行系統,發行面向商業銀行柜臺市場的地方政府債券,柜臺銷售額合計68億元,債券品種為土地儲備專項債券和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期限為3年、5年,招標確定的發行利率在3.01%—3.33%之間,個人和中小機構認購踴躍。
財政部國庫司副巡視員李大偉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總結首批地方政府債券柜臺發行情況,按照積極穩妥、分步推進的原則,繼續組織有意愿的省市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柜臺發行業務,并綜合考慮債券期限、債券品種、項目收益、發行節奏等情況加強政策指導,確保地方政府債券柜臺發行工作平穩進行。同時,進一步研究完善地方政府債券柜臺發行定價機制,提高地方政府債券柜臺發售額度,更好滿足個人和中小機構投資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