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9萬億元,較上個月的6613億元,環比增長明顯。
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較上個月的6189億元,環比大幅增長。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綜合看,11月信貸和社融都有所放量。一方面,前月信貸和社融偏低;另一方面,表明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逐漸發力,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增強。
長短期貸款改善
“11月份長短期貸款均有改善。”中信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判斷。但該團隊也表示,11月信貸邊際好轉,通脹以及基建預期是主要影響因素。但從長期來看,11月單月貸款增速仍然不高,“寬信用”挑戰仍在。
從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結構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83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14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89億元。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79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64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06億元,票據融資增加624億元。
中信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分析,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速邊際轉好,11月增4206億元,同比多增911億元。企業長短期信貸增長較為匹配,二者的增長可能源自基建預期的上行、借貸成本的下降以及地方債發行壓力減輕。
短期貸款邊際轉好主要源于企業端,11月基建預期較強疊加原材料缺貨可能引起經濟熱度增生帶動短貸。但是票據融資同比少減,貼現監管力度可能趨嚴。
“未來居民和企業部門信貸投向結構可能明顯向企業部門傾斜。在穩增長和降息背景下,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對居民貸款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
表外融資負增長幅度收窄
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同比增速10.7%,增速較上個月持平。
其中,表外融資負增長幅度有所收窄。委托貸款減少959億元,同比少減35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673億元,同比多減218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571億元,同比多增698億元。
上述三者之和共減少1061億元,表外融資同比增843億元,占據11月社融同比多增量的一半。中信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非標融資的邊際企穩,繼續貢獻社融增量。這也可能是后續觀察的重點。
“但信托業監管力度依舊,預計信托貸款將繼續下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的轉增可能提示著短期經濟運行的轉暖。”該團隊表示。
企業直接融資方面,企業債券凈融資2696億元,同比少122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24億元,同比多324億元。
M2增速基本平穩M1低位徘徊小幅回升
截至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6.14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狹義貨幣(M1)余額56.25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個百分點。
陳冀認為,M1低位徘徊小幅回升,央行流動性調控依然以穩為主。從歷史上來看,M1增速仍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貨幣政策在信用端的發力仍需要加強,企業經營活力需改善。
M2增速基本平穩,回落0.2個百分點,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債券發行年末減速,財政年末支出力度不及預期等。總體而言,廣義流動性的基本穩定,為明年初政策發力打下基礎。
截至11月末,流通中貨幣(M0)余額7.4萬億元,同比增長4.8%。當月凈投放現金578億元。
“短期流動性將有季節性支撐,跨年存在增量投放可能。按照當前的融資需求節奏,央行快速加碼流動性投放推升M2的可能性不大。并且CPI再度向上突破,貨幣政策即使需要發力,步調也會較緩。”陳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