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從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獲悉,該公司已中標河鋼塞鋼高爐鼓風系統能效優化升級改造總承包工程項目,將以陜鼓“專業化+一體化”的能源互聯島技術,為河鋼塞鋼兩座高爐動力系統提供流程優化、能效提升及節能降耗的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該項目是兩家中國企業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深化戰略合作,促進中國鋼鐵行業及其裝備和方案能力全面提升的合作典范。
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是“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的忠實踐行者,是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化發展的先鋒模范,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前不久,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曾到陜鼓考察,希望陜鼓在能源環保方面持續創新,培育新技術,為河鋼及國內外工業領域提供新的、升級的系統解決方案,以高質量的方案、產品、服務不斷深化雙方的合作。可以說,此次陜鼓與河鋼塞鋼在“一帶一路”項目上的合作,正是雙方攜手推動國際產能和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方面務實合作的具體實踐。
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近年來,陜鼓圍繞節能環保、減排增效的綜合能源利用,持續加強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投入,2018年陜鼓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比達到9.17%(十三五期間預計達到10%),并構建了陜鼓工研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陜鼓歐洲研發中心、陜鼓布爾諾研發中心、分布式能源技術裝備創新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智囊”及國際資源創新平臺,在冶金流程技術、系統技術、關聯技術等方面深入研究。同時,陜鼓創新開發了“專業化+一體化”的“能源互聯島”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以全流程供能、用能和能量轉換為視角,通過對鋼鐵制造流程能源互聯技術的優化,使用能端能耗最低、產能端效能最大、余能利用最大化,滿足鋼鐵企業用戶流程工藝能效提升及優化等“功能”需求。
陜鼓自主研制的冶金余熱余壓能量回收同軸機組BPRT、燒結余熱回收與燒結主抽風機聯合驅動機組SHRT應用技術榮獲聯合國國際能效合作伙伴關系組織(IPEEC)“十大節能技術和十大節能實踐”獎,并獲得2019世界制造業創新產品金獎,得到了國際認可。他們自主研制的軸流壓縮機獲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產量達1900余臺套,居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陜鼓圍繞鋼鐵行業“提高能效、提升環保、優化指標、降低成本”的發展趨勢開展冶金工業流程的EAOC(綜合能效分析與運行優化控制)技術研究,并已在冶金裝置全自動先進控制技術、裝置全流程能效監測技術、壓縮機降溫脫濕技術、機組性能控制和防喘振優化控制技術等相關流程工藝EAOC技術應用取得進展和突破,持續探索鋼鐵工業裝置能效優化和提升的“新引擎”。
陜鼓河鋼塞鋼高爐鼓風系統能效優化升級改造總承包工程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陜鼓結合河鋼塞鋼用戶高爐不同工況下的使用需求,從冶金全流程能源動力系統入手,為河鋼塞鋼量身定制了“塞鋼冶金全流程能源動力系統解決方案”,將原汽拖式離心風機改為電拖式軸流壓縮機,利用高爐煤氣進行雙超發電,使原來高爐排放掉的煤氣得到充分回收再利用,達到優化流程、節能減排、提升效率的良好效果。
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安表示,河鋼塞鋼項目是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的中國樣板,必將帶動中國鋼鐵裝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全面提升。在河鋼塞鋼“時代楷模”精神感召下,陜鼓也將以此次項目合作作為深化雙方戰略合作的新開端,集舉全公司之力,以高效優質的中國裝備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中國鋼鐵產業的海外布局,開創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新典范,為助力河鋼塞鋼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輸出“陜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