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煤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受需求增長不旺、產能集中釋放、成本較快上升、內外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煤炭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增多加大。3月24日發布的反映主產地煤炭價格趨勢的太原指數為88.18點,呈現“七連跌”態勢;3月初,同煤5500大卡電煤結算價格為416元/噸,同比降幅約20%;今年以來山西焦煤集團先后三次降價,3月中旬屯蘭礦主焦煤價格1070元/噸,跌破年度合同價……
山西作為國內煤炭主產區,如何面對壓力走出產業鏈價格低迷,走向長期互利共盈的健康發展道路,都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
市場低迷莫失信心
“理性認識、看待市場變化很重要。”省內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煤炭行業告別“黃金十年”進入微利時代,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與其“閑坐說玄宗”,不如積極而為、奮力一搏。
該專家提供的分析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煤炭市場存在面臨以下不利因素:
從國內經濟來看,受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態勢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平緩態勢,消費需求增長動力偏弱,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運行仍面臨下行壓力。
從煤炭需求上來看,全國“兩會”上剛剛明確了2014年經濟增速為7.5%的中速增長,考慮到國家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化解部分行業過剩產能、新能源供給增加等因素影響,今年煤炭消費需求仍將進一步受到抑制。
從煤炭供給上來看,一是受全球煤炭市場產能過剩影響,我國煤炭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二是國內煤炭產能建設超前,新形成的產能將在近幾年內集中釋放,在國內經濟保持中速增長、煤炭需求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壓力依然較大。
從政策影響上來看,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勢在必行、2014年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5%以下、削減京津冀魯地區原煤消費1700萬噸、鐵路貨運價上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將對煤炭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形勢低迷但信心不能低迷。”在3月19日、20日舉行的第四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上,諸多專家分析指出,盡管今年以來煉焦煤市場延續了去年的低迷,但只要各企業積極應對、科學施策,就一定能化危為機、共度難關。
科學施策化危為機
如何在市場低迷態勢下積極作為?
首先,確保安全生產。安全是天大的事,不管企業經營有多困難,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當前,要深入開展安全動態檢查,重點加強對瓦斯、防治水等領域的安全管控,堅決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其次,合理安排銷售和生產。晉能集團董事長劉建中表示,面對當前形勢,煤炭行業還須“隨行就市”,一方面根據市場行情適當調整銷售價格,另一方面要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合理安排生產。
他認為,煤炭行業要想在產業寒冬中有所作為,關鍵還是要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盡快找到一條煤炭清潔利用的路徑,給過剩產能尋找新的出路。
第三,千方百計保市場。走訪用戶、開拓市場是同煤集團當前應對市場變化的主要措施之一。今年2月中旬,該集團由董事長、總經理帶隊,分5個工作組奔赴華中、華南、華東等地,走訪老用戶增量,開發新用戶上量,當月增加煤炭銷量120萬噸。
第四,降本增效。加強內部成本精細化管理,降低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股權結構,完善收入分配機制,努力提高煤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耀華所言,“強自律,控總量、調結構、促轉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劍午表示,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靠發展化解問題;同時,應高度重視自身銷售體制的創新,使企業的銷售能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盡快走上集約、內生、自主、穩健的道路。
鏈條拉長效益翻番
今年以來煉焦煤的持續低迷,直接影響到了下游焦炭產業的生產經營。擁有500萬噸的焦炭生產能力,孝義市鵬飛集團該怎么辦?
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管理創新,實現降本增效……鵬飛集團采購部部長侯晉峰如“數來寶”般一口氣說出了企業的2014年行動計劃,對渡過難關顯得信心滿滿。
關于延伸產業鏈條來增加企業效益,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目前的市場價,如果直接賣一噸煉焦煤,頂多有10元至20元利潤;如果按照煤-焦-焦爐尾氣-甲醇這個鏈條來延伸生產,一噸煤最終產生的利潤可達200元左右。利潤提高的原因在于產品附加值增大。
鵬飛集團在去年全省焦化行業兼并重組中脫穎而出,突出產業鏈延伸和新技術引領,由“以焦為主”向“焦化并舉、上下聯產”轉變,實現清潔化、高端化、集約化、規?;l展。也許,這就是侯晉峰等鵬飛人面對今年焦化產業“寒冬”能保持樂觀態度的真正原因。
事實上,無論市場好壞,如何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始終是煤炭企業當前和未來要做的一篇“大文章”。同樣,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和發展煤電一體化,也是煤炭產業今后發展的應有之義。山西煤炭工業要做的,不僅僅是走出當前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從煤炭大省轉變為煤炭強省。
新型交易模式是發展方向
曲劍午(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大宗商品交易已由原先“以國家計劃調節為主,以區域訂貨為輔,以供需雙方直接見面洽談為主要形式的傳統的、初級的商品交易”開始向“以現代網絡技術為平臺,以電子交易為手段,以戰略合作為主,需求調節為輔的現代交易形式”轉變。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不久的將來,“以多層次、多元化交易市場體系為支撐、以精細化物流配送為保障、以信息、金融服務為延伸、以戰略合作為基礎、實現全方位、多渠道交易”的新型交易模式將成為現代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的主要特點和發展方向。
現代交易市場發展應該遵循五原則:第一,市場交易以創造價值為原則。第二,堅持市場調節與經濟運行保障相結合。第三,現代交易發展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運行模式,同時必須根據我國市場現狀進行創新。第四,應當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第五,堅持市場多樣性和統一性。
抓住機遇構建國際大市場
楊文彪(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2014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趨勢向好,焦化行業的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煤資源保證條件寬松,焦炭還有一定上升空間,焦炭產量應保持小幅增長的趨勢,產量將達到4.9億噸,行將步入產量高峰弧頂區;能耗考核步入正軌,對煉焦高耗等高能產業是新的考驗,環境壓力加大,企業應高度關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仍是首要任務。同時,環境敏感區域鋼鐵產業的調整使得一些獨立焦化企業面臨尋求新用戶的艱難抉擇。
煉焦煤化工企業要抓住機遇,在焦炭出口將有新增長的形勢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構建,開拓焦化產品國際市場;建立好信息時代國際大市場下的對接機制。
滿足客戶需求的低成本優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成本控制能力的企業是產能過剩的贏家;依靠知識和智慧、依靠自主創新,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核心。(權威聲音:摘自第四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