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10月13日,印尼能礦部高級研究員阿里夫(Irwandy Arif)受采訪時講,印尼將擁有六項紅土鎳礦高壓浸出濕法廠,濕法廠將處理印尼低品位鎳礦石。印尼高品位鎳礦石儲量為9.3億濕噸,但是低品位鎳礦石儲量達到36億濕噸。
六項紅土礦濕法廠是力勤(PT. Halmahera Persada Lygend)、ACM(PT. Adhikara Cipta Mulia)、SNI(PT. Smelter Nikel Indonesia)、印尼淡水河谷(PT. Vale Indonesia)、華越(PT. Huayue Nickel Cobalt)、青山(PT. QMB)。除了印尼淡水河谷濕法廠項目,另外五項濕法廠計劃2021年投產生產。
能礦部專家補充,濕法廠項目的投資大大高于RKEF火法廠,按提報的資金計劃,六項項目總投資為347億元。按研究,高壓浸出濕法廠單位成本為43.7萬元每噸鎳,RKEF火法廠單位成本只有8.7萬元。
目前全球紅土鎳礦濕法工藝最先進的工藝由日本和中國掌握,全球11項紅土鎳礦濕法廠只有兩項成功,就是日本住友在菲律賓珊瑚灣以及中國中冶在巴布亞新吉尼亞瑞木,其他都失敗,所以印尼要依靠這兩國家在印尼開發紅土鎳礦濕法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