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集團張鋼運輸部運行車間擔負煉鐵爐前及交接站鐵水罐至煉鋼的配送運輸任務,整條戰線貫通鐵水交接站和爐前作業區,是暢通鐵水運輸的“命脈”。為響應公司“熱銜接”工作思路,最大限度降低運輸工序鐵水溫度流失,運行車間拓寬工作思路,開采新方法、新措施,不斷優化運行方案。
“無間隙”交接
清晨7點45分,是運行車間值班室最熱鬧的時刻,當班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匯聚一室,待車間主任王云岱點過名并召開班前會后,大家列隊向各自的崗位走去。傳統的交接班哪去了?原來,運行車間早已完善乘務員交接班制度,采用了“無縫隙交接班法”——當班職工主動到現場接班,下班職工交班后返回值班室補填交接班記錄。這樣以來,有效杜絕了因接班人員不齊而延長交接班現象的發生,實現了交接班環節的時間零損失。
“遙控”指揮
煉鐵廠高爐爐前出鐵場,一區內燃機車安靜地臥在鐵軌上,它的老朋友司機王虎一邊點檢“油、水、剎”,一邊給它做清潔保養。王虎介紹說:“以前,我們有空就想返回值班室,現在機車上就有空調、風扇、電熱臂、飲水機,我們更樂意在這待命,有空還能給‘老伙計’做個保養。”據了解,為使人員和車輛隨時隨地聽從調度“遙控”指揮,運行車間采取了“現場待機法”,給機車安裝了滿足職工需求的系列車載設施,使職工在停車間隙主動留守現場,既將動車效率提升到隨即狀態,也起到了隨時點檢和保養機車的良好效果。
暢通快運保熱能
為最大限度控制溫降,減少熱能損失,運行車間積極研究運行工藝,結合實際把運行罐車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嚴格控制鐵水罐周轉時間在5小時以內,增加了罐車周轉再用頻次,最大限度的加快了鐵水罐的周轉速度,減少了罐車在周轉過程中的溫降,為上下游工序的緊密銜接打通了瓶頸;強化職工責任意識,嚴格遵守“重罐單送制度”,杜絕了因罐車等待造成的溫降,為生產工序“熱銜接”創造條件;完善了高溫液體泄漏處置預案,提高運行事故處理效率,為完成運輸任務贏得充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