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納米公司最近獲得了中信集團3000萬的投資,它所生產的微米鐵粉和納米鐵粉在軍工產品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更重要的是,它是利用鈦白粉廠的危廢物——硫酸亞鐵為原料。
金沙納米公司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釩鈦產業園區內。“這個企業是我們的破題之作,要給予重點支持,我剛給他們開了現場會,解決了一些問題。”攀枝花市市長張剡3月25日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時表示,“要重點關注和支持釩鈦高端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的產業。”
由鋼鐵而興起的攀枝花市在鋼鐵行業困頓的形勢下,如何調整轉型?攀枝花所面臨的課題也是國內很多以資源和大型企業為支柱的城市共同的問題。尤其在當前宏觀形勢下,轉型升級更為迫切。
鋼城之困
攀枝花市的歷史只有幾十年,這里原本只是一塊“不毛之地”。上世紀60年代為了戰備,國家在此興建了攀枝花鋼鐵廠,并仿大慶模式成立了特區政府,實行政企合一,并對外保密,稱為渡口市,1987年改為攀枝花市。
張剡說,攀枝花市是根據當時的戰略需要興建起來的,因此,產業非常單一,主要是鋼鐵。以前也是依靠攀鋼發展地方經濟,攀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接近90%,而且它對地方經濟和民營經濟的關聯程度比較高,有150家企業與它合作,“攀鋼打噴嚏全市要感冒”。
隨著鋼鐵行業的形勢由盛而衰,2007年之后,攀鋼開始走下坡路,連年出現巨額虧損。張剡稱,攀鋼集團2012年虧了70多個億,2013年虧了53.8億元,今年爭取只虧40億元。扭虧增效成為攀鋼集團的第一要務。
據中鋼協統計,2013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6戶,同比減少10戶,虧損面為18.60%;累計虧損額為118.25億元,同比減虧63.91%。不過,攀鋼集團總經理張大德說,從煉鐵到煉鋼都是不賺錢的,現在賺錢的只有礦山。
攀鋼巨虧的原因眾多,經營管理機制改革的滯后,整個宏觀經濟形勢和鋼鐵行業的發展趨勢都是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外,攀鋼還存在比其他鋼鐵企業更多的條件制約。
張大德表示,“如果現在再選址不會選在這里,為什么寶鋼和武鋼要在湛江和防城等沿海地區建廠,而不選在內地有礦山的地方,因為通過海運可以降低整個物流成本。攀鋼一噸鋼鐵產品的物流成本比鞍鋼要貴132元。最近3年鐵路部門連續漲價,每一分錢的變動對應巨額的物流成本。”
“我們賣出去的東西80%多收進來的是商業匯票,沒有現金,但是我們發工資、交電費、納稅必須是拿現金,這就需要貼票,一貼票融資成本就出來了,綜合融資成本非常高,8.8%。”張大德說。
對于攀枝花市來說,攀鋼的下滑對經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而另外一個重要的資源行業——煤炭行業在前年礦難之后開始了大規模的清理整頓,也影響了經濟上行。
2013年,攀枝花GDP增長10.7%。今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報告稱,“在全國、全省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傳導下,攀枝花市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與產能過剩、要素制約、煤礦整頓關閉等階段性困難疊加、交織,影響了地區生產總值、公共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預期目標的實現。”
轉型之路
攀枝花市也較早地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對產業結構進行重新布局。
“在"十一五"初期,我們就研判攀枝花市的產業結構,從過去的鋼鐵、釩鈦、能源和化工四大產業,提出了往“6+2”產業發展,就是鋼鐵、釩鈦、煤電、化工、機械制造、礦業和生物、新能源產業。”張剡介紹說。
2012年的攀枝花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鋼鐵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006年的60.3%降低到2011年的44.7%。張剡認為,產業轉型應該有一些效果,但是進入“十二五”時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并沒有起到支撐作用。
于是,攀枝花市又提出將“6+2”產業里面濃縮發展一些優勢產業,提出將機械產業、礦業、新能源和生物產業做強做大。而張剡介紹說,幾年下來,效果是明顯的。去年攀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占比為27%,繳納的稅收占比不到5%。
由于攀枝花是釩鈦磁鐵礦,鋼鐵加入釩鈦進去,產品的壽命強度超過同等產品。因此對于汽車零部件生產很有優勢。攀枝花大西南實業前身是渡口鋼鐵廠,現在已轉而大力發展基于釩鈦特色的耐磨鑄件。而另外一家投資數億元的富邦釩鈦制動轂公司1000萬件釩鈦制動轂項目今年達產就可以達到100億元產值。
張剡說:“我們現在就是少做鋼,多做鑄鍛件,把鋼鐵鐵水的企業往機械零配件、汽車零配件這些方向走,2012年開始,大小企業我親自抓,了解他們的特點,讓他們發展機械零配件。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增速在100%以上,高的有150%~160%。這對產品結構的調整樹立了很好的信心。在這樣的驅動下,已經有三家汽車總裝線落戶攀枝花。”
而另外一個重點則是釩鈦資源的開發。2013年3月1日,攀枝花獲批國家唯一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對攀枝花來說是一個機遇。攀西地區釩儲量1862萬噸,占全國儲量的52%,世界儲量的11.6%,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鈦資源儲量6.18億噸,占世界原生鈦鐵礦資源儲量的35.2%,占中國原生鈦鐵礦資源儲量的93%。
張剡說,現在攀枝花是全國最大的鈦生產基地,但是處于中低端,市場競爭力弱,非常容易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因此,釩鈦產業要往高端走。比如現在做脫硝鈦白粉,市場很好,價格比一般鈦白粉貴一倍多。不過,他也表示,推進的最大困難還在于科技創新,第二就是生產要素制約,鈦的生產是高載能,三分之一的成本都是電,第三則是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