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60年發展,我市鋼鐵產業已基本形成“鐵礦石采選—煉鐵—煉鋼—軋材—鋼鐵壓延加工”較完整的產業鏈,以新鋼公司和渝水區為核心的新余鋼鐵和鋼材加工產業集群是全省重點產業集群,渝水區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省級試點區。
“支持新鋼就是支持新余,支持新鋼勝過支持新余。”八屆市委換屆以來,我市提出新鋼興則新余興、新鋼強則新余強的戰略定位,把支持新鋼公司跨越發展、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作為發展新余工業經濟的首要工作來抓。
全力扶持龍頭、培育新余鋼鐵航母
2017年,在充分調研和謀劃的基礎上,出臺《支持新鋼公司跨越發展三十條措施》,新余與新鋼公司共謀發展開啟嶄新篇章。新鋼公司借助政策東風,再次駛入發展快車道。經過三年多實踐,新鋼公司營業收入翻番、建成花園式工廠等目標基本實現。尤其是今年以來,新鋼公司克服疫情困難,保持連續性生產,產值效益持續上揚。1-10月,新鋼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1%,經濟效益位列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第一方陣;預計全年可實現營業收入790億元,相比2016年實現四年翻番。新鋼公司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忘帶動本地企業發展,通過設立帶鋼配銷平臺,實現產銷無縫對接;給予新余本地相關企業優惠的銷售政策;搭建中小微終端用戶訂單直通平臺“拼單單”,保障用鋼企業需求,為相關企業節約采購成本1100多萬元;充分利用新鋼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人才和技術優勢,為本市企業開發新產品 9個,滿足了不同終端用戶個性化需求。
推動地企合作,延伸做粗鋼鐵產業鏈條
為推動鋼鐵產業鏈式發展,我市聘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編制了《新余市用鋼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主攻“金屬制品、優特鋼帶、鋼結構,電工鋼(電機)”四大產業集群,為新鋼鋼材本地消耗率從20%提升至50%以上提供了具體路徑和方法。在新鋼公司龍頭和地企合作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新鑫材料、新冀動力、镕誠杰、優特鋼帶配送、聯天鋼構等一個個鋼鐵深加工項目相繼落地。我市在金屬制品、優特鋼帶、鋼結構和電工鋼優勢逐步增強,優質冷軋窄帶鋼產能約占全國25%左右份額,鋼絞線產品占據國內約10%的市場份額。1-10月份,全市108戶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06.4億元,同比增長19.3%,增速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預計全年我市鋼鐵產業營業收入將歷史上首次突破1000億元。
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助力鋼鐵產業集聚
為推動新鋼公司融入地方經濟建設,渝水區規劃3000畝土地,與新鋼共建“新鋼工業產業園”,作為承接非鋼產業的發展載體,全力打造新余鋼鐵產業的升級平臺。配套建設市生態環境產業園,解決危廢、建筑垃圾和工業固廢處置問題。設立總規模為10億元的鋼鐵產業創新引導基金,其中新鋼公司出資比例70%,市投控集團出資比例30%,作為用鋼規劃產業招商和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為推動鋼鐵深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我市集中一批熱處理、噴涂電泳、模具等公共服務平臺。謀劃已久的高新區電鍍集中控制區(電鍍產業園)明年2月將建成運行,正著力建設“區塊鏈+帶鋼供應鏈平臺”和線材集中酸洗磷化平臺,為新鋼下游帶鋼和線材企業落戶提供公共服務。新鋼公司還擬建立鋼鐵產品檢測、設備維修等平臺為廣大下游企業服務。當前,我市抓住全省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重大良機,扎實推進袁河三級航道開發和港口建設前期工作,按照四級航道標準,三級通航能力預留的總目標強力推進,用3到5年時間建成并投入使用,徹底改變贛西地區無水運的現狀,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推動綠色工廠建設,廠城融合發展成效明顯
2016年以來,為推進節能減排,新鋼公司先后實施總投資超過50億元的煤氣綜合利用高效發電、綜合料場智能環保易地改造、4.3米焦爐環保節能升級易地改造等重大節能減排項目,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制約企業發展的綠色環保、生產高效兩大核心難題。三年來,新鋼公司全力推進“花園式工廠”建設,實施最嚴格的清潔工廠建設,持續開展環境整治,全面升級公司生態文明水平,新鋼公司廠容廠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做到了“室內窗明幾凈、室外鳥語花香、廠區天藍地潔、周邊水清草綠”。通過改造,堆積數十年、塵土飛揚、雜草叢生占據新余西大門顯著位置的渣山成為花草遍地、景致優美、富含鋼鐵文化底蘊的袁河公園,宛如新余城區西大門的一座巨型盆景。將新鋼公司規劃與城市規劃對接,鐵山區、路東區、環山區、路南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相繼開工,原來廠區周邊凌亂、公共設施匱乏的生活小區,被整齊分隔成一個個道路、綠化設施齊備,明亮通風、布局合理的高檔住宅小區,廠城融合發展新余模式初見成效。
新時代,新征程。未來五年,新余將順應全球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布局重構形勢,把握國家產業調整政策,全面實施“支持新鋼跨越發展新30條”,全力支持新鋼公司實施“轉型升級千億倍增計劃”,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流鋼鐵企業,同時在增進共識中雙向發力,發揮借助鋼鐵龍頭優勢,繼續深化地企融合,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強度,提升全市鋼鐵產業層次,促進新余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