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唐公司煉鋼部開展的增收節支活動中,煉鋼作業部公輔區梁國平、天車點檢楊利民,大膽對天車進行“硬件”改造和“軟件”升級,不僅大幅度提升天車運行穩定性,而且降低了維護費用,僅板坯庫天車大車自動糾偏改造,一年就可降低備件費300余萬元,節約檢修時間280小時。
大車車輪跑偏、啃軌等現象,是橋式起重天車普遍存在的“頑癥”。改造前的大車車輪,一般使用壽命只有3至6個月,車輪備件費2.5萬元。更換車輪需要停車4個多小時,如果更換不及時,就可能發生天車掉道、鑄坯墜落等問題。梁國平、楊利民等人算了一筆細賬,板坯庫現有12臺90噸夾鉗天車,每臺天車12個大車輪,按以前的更換周期,一年僅車輪備件費就得花300多萬元。為省下這筆錢,他們決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病根在哪里。板坯庫12臺天車分布在3個廠房跨,工作的環境不同,使用頻率不同,出現的問題也有區別,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他們不怕麻煩,不辭辛苦,逐臺天車進行“摸排”,建立天車運行臺賬,記錄每臺天車的作業量,車輪更換的時間,每周磨損的情況等重要參數。
經過認真觀察和研究,他們發現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區域的天車軌道變形較大,一些天車結構也出現變形,要想把天車、軌道都“正”過來,不僅難度相當大,而且即使暫時“正”過來,運行一段時間以后,仍然會出現新的變形。梁國平、楊利民等人放棄休息時間,上網、跑圖書館,查找解決辦法,終于聯系到了一家合作單位。他們把廠家人員請到生產現場,反復進行測繪、計算,開發出一套適合板坯庫天車的改造方案:在天車上安裝激光測距儀,在駕駛室安裝變頻器控制器,并開發出專用的控制軟件。這套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天車軌道的情況,遇到軌道升降、擺動等異常情況,提前發出信號,天車通過自動調整運行速度,調整車輪的輪距,以變應變,大幅度減少震動、跑偏、啃軌等現象。經過在天車上試驗,獲得成功。車輪壽命比改造前提高2至3倍,每臺天車每年節省備件費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