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舊利廢取成效
根據設備特點,該單位制定了修舊利廢管理辦法,對各班組及高技能人才修舊利廢項目及考核分配作了詳細說明。同時,將修舊利廢與技術比武相結合,把修舊利廢作為班組業務培訓內容,在班組間開展技術比武,提高維修技能。儀表大班長小王被稱為“破爛大王”,維修過程中拆解下來的小零件、更換下來的備件都被他收集在一起,“本月已完成電磁流量計、差壓變送器、電動執行機構等修舊利廢項目8項,降低了備件消耗。”小王高興地說。
在該單位爐前1#天車電氣改造中,維修人員使用庫房積壓備件拍合式交流接觸器,不僅保證了天車的安全性能,還消耗了積壓的備件。此外,他們還利用撿拾的廢舊材料自制加油泵、軸承安裝工具、拉運合金小車、氧槍噴頭校正夾具……大到大型設備,小到現場的螺絲、螺母,有用的全部回收,“錙銖必較”的良好習慣已在各區域蔚然成風。
自主改造省成本
煉鋼新區5#、6#轉爐合金倉,由一個接觸器控制兩臺電振,因溫度較高,線路容易老化、短路。如果在出鋼時電振發生故障,不能立即切斷一臺電振繼續加料,易造成鋼水廢品、堵流問題,影響正常生產。針對這個難題,該單位電儀作業區技術人員經現場研究勘察,將5#、6#轉爐南北合金倉電振由接觸器控制改為變頻控制,重新敷設電源線及控制線,將每個倉兩臺電振分別進行電源控制。改造后,使用效果良好,年可創效6萬余元。
節電降耗升效率
近期,該單位動力新區電工班人員許建峰在點檢時,發現集中泵站氧槍泵容量較小,需長期開兩臺泵。“我們能不能和鉗工配合把泵和電機容量增大一些,這樣開一臺泵就夠了,可以節省電費。”他把想法告訴了鉗工班班長小張,沒想到竟然和小張不謀而合。他們開始計算分析,將原來160千瓦電機配套的水泵改為185千瓦電機配套的水泵,經在線測試,一臺泵就滿足了用水量。改造后,月可節約電費5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