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新增產能投放
1-3月,國內鐵礦石進口量達到2.22億噸,同比增長19%。1-2月,國內原礦產量為1.83億噸,同比增長4.62%。根據測算,預計1-3月鐵礦石總供給量累計同比增長12%。然而1-2月國內粗鋼產量同比增長僅4.3%,預計1-3月生鐵產量累計同比增長不到1%。因此,鐵礦石一季度供給增速遠遠大于需求增速。
進入二季度,新增產能將繼續投放,供給壓力有增無減。2013年四季度及2014年一季度處于國外礦山產能投放的集中期,這部分產能投放將集中從二季度開始釋放。
從近期外港的發貨量來看,一季度澳洲、巴西、印度發貨量累計同比增長38%。其中3月累計發貨量同比增長30%,3月份,澳大利亞黑德蘭港出口量創歷史新高,巴西鐵礦石出口量同比增長8.4%。預計后期到貨量仍將繼續增加。
從進口意愿來看,雖然目前國內外價格有所倒掛,近期人民幣貶值導致融資礦匯差收益減少,但在資金緊張的狀態下,鋼廠依然會選擇采購遠期貨物通過信用證融資以節省資金使用,而不選擇付全款采購港口現貨,因此,國內進口意愿不會因此減弱。
補庫存暫告一段落,需求增量有限
前期原料價格下跌,使得鋼廠利潤有所好轉,鋼廠有增產的意愿。同時,從粗鋼產量的季節性因素來看,預計4-5月產量將有所回升。但受制于資金以及環保的壓力,產量回升幅度或有限,預計日均產量在210萬-215萬噸左右,同比基本持平。
近期,礦價反彈,鋼廠積極補庫,重點鋼企的進口礦庫存最高時達到35天,處于中等偏高的水平,當前鋼廠資金緊張,進一步補庫的意愿與空間均有限,難以對礦價形成推動。
港口庫存將繼續上升
進入二季度,預計鐵礦石供給將繼續大幅增加,而需求方面,隨著粗鋼產量的增加,需求將有所回升,但幅度有限。
根據測算,假設按4%的生鐵產量增速,1-4月,鐵礦石累計過剩2724萬噸;若以近期的粗鋼產量測算,1-4月鐵礦石累計過剩3596萬噸。因此,鐵礦石供給增速大于需求增速,港口庫存將呈現被動上升的態勢,對礦價形成較大壓力。
市場利多因素逐漸消退
首先,近期出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較小。筆者認為,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地產商資金緊張、商品庫存高企的格局下,對鋼材的需求拉動有限。
其次,鋼材終端需求將在4月底、5月初開始逐步走弱,鋼價反彈動力不足。鋼廠鐵礦石庫存目前處于中等偏高水平,短期再集中補庫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鐵礦石反彈漸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