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在一線,與鋼花共“舞”
走進轉爐平臺,迎面奔來的是穿著白色阻燃服,戴著手套,提著取樣桶急促奔跑的煉鋼人,風一樣的鋼鐵漢子,還未看清臉龐,已朝化驗室方向跑去。從步伐、外形判斷,沒錯,正是爐前工王強。
當爐口搖下來的時候,只見他握好取樣勺,看準時機,毫不猶豫一個箭步躍上取樣臺,將取樣勺伸進爐膛,迅速抽出,撿起幾塊樣本放進取樣桶里,迅速奔跑向化驗室。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從測溫、取樣到出成分結果,僅僅用了兩分鐘左右,以“速戰速決”為爐長對鋼水成分做出準確判斷爭取了時間。
眼尖、手穩、步伐疾,是對爐前工最形象的描述。煉鋼生產任務緊、節奏快,像這樣的畫面一天要上演很多遍,而這只是爐前工工作的一部分。
“既然在崗,就要站好每一個崗,爭分奪秒做好分內事。”節日中的王強笑著靦腆地說。
堅守在幕后,與生產共“榮”
下午5點40分,上夜班的水泵工王小康、張博、王浩已到達崗位。今天是第一個夜班,要召開安全活動,因此比以往早了半個小時。
班組全員在停車場集合,一行人排著整齊的隊伍到達學習室,召開班前會。安全知識、重點工作安排,簡單有效的班前會結束,各自迅速到達崗位。
“白班水質怎么樣?”
“設備運行正常吧……”一連串的發問,已基本掌握班中情況。一人交接電腦實時監測,兩人走進水泵房里,對結晶泵、二冷泵等設備系統點檢,全面交接清楚后,接過保生產的“接力棒”。
電腦屏幕上水溫、流量、壓力等一連串的數字不停變化著,隨時監測著連鑄、轉爐生產用水情況,這些參數時刻關系著生產的順行,張博盯著電腦屏幕,一刻也不敢離開。除塵外圍區域涉及范圍較大,王小康與王浩兩人負責外圍,內、外圈抓渣、檔渣,現場衛生、綠化帶刷漆等美化提升一直忙活著。
“王浩,二冷水補水可以了,把閥門關一下。”看著上漲的電腦參數,張博在對講機里說。三個人“一個主內、兩個主外”,默契配合,保障生產供水正常,為生產提供優質水源。
“中秋的時候咱們上夜班,國慶還是上夜班,我們與節日無緣啊。”后半夜里,終于稍稍閑了一點,三個人有了交集。
“其實,在哪過節都一樣……”
“在節日期間咱們更要精心操作,用心維護,保障生產順行。”三個人對視一笑,又繼續進入“戰斗”中。
黑夜似水慢慢地流淌,水泵房里水泵“嗡嗡”地響著,打破了夜的寂靜,生產安穩順暢地進行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常。